前不久,区福利中心项目被财政部定为PPP示范项目,根据财政部普惠金融管理办法,财政部对规范实施签约落地的示范项目按照投资额一定比例给予专项奖补,300万的奖补资金近日已下达到位,同时还获得省财政厅试点项目奖励210万元。因为采用建设模式创新,区福利中心工程推进迅速,据社会资本方千鹤湾老年公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明年初,区福利院的“三无”老人可望住进新家园。
公私合作,民生实事项目快速落地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作为大市区的主城区,城里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016年,区福利中心项目被列为区民生实事工程,但因多种原因项目进展缓慢。”区公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副总经理刘静介绍,时值国家大力推广PPP项目,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各地放开市场,让社会资本参与竞争,投资合作,在一次讨论推进会上,有人提出把福利中心项目采用PPP模式来建设和运营。
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后,区财政局会同区民政局迅速形成申报材料经市财政局、省财政厅审核后向财政部申报,成为全市第一个获批的财政部PPP示范项目。为此,区政府专门成立PPP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会商解决项目推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区财政局成立PPP中心,抽调精干力量对该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也正因为这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我区第一个PPP项目——亭湖福利中心快速高效地向前推进。
2016年10月启动招投标程序;1月份,在省政府采购中心完成招投标相关事宜,千鹤湾老年公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标成为社会资本方;2月17日,区民政局代表区政府方与千鹤湾老年公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PPP项目合同、盐城南洋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代表区政府方出资人与千鹤湾老年公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股东协议》、《公司章程》;4月份,新组建的项目公司完成工商登记,很快6023万元注册资本金全部到位,目前,勘察、设计等工作已准备就绪,内部装修正启动。
因地制宜,盘活资产提升项目速度
选择在国家、省、市刚刚开始力推PPP模式的时候进入,抢占先机,区福利中心项目享受到了诸多扶持政策。“现在国家对PPP的支持力度更大,要求更规范,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做PPP项目更有章可循更容易,PPP模式必然会成为公共事业项目推进的主渠道。”刘静透露,为了抢抓机遇,我区目前还正在筹划另一个PPP项目。
有一个好的实施方案这个PPP项目就成功了一半。经多方考察筛选,我区选择与江苏苏亚金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订了项目实施方案,采用TBOT(转让-建设-运营-移交)模式,既可以充分发挥该资产的经济效益,又建设了区福利中心,发挥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同时也节约了资金成本,提高了项目推进速度。
为做好区福利中心PPP项目,我区不仅组织财政、民政等部门人员深入如东中医院医养融合(PPP)项目等现场观摩,学习实际操作的成功经验,还积极参加财政部在成都举办的全国医疗养老领域(PPP)示范项目交流推进会,准确把握项目推进的政策要点。“省和市组织的各项PPP推介活动,我们一个没落,全部参加。”刘静表示,自己就多次参加推介。正因为宣传到位,区福利中心PPP项目资本方是一家民营企业,而非央企、国企,这更符合国家鼓励社会民营资本进入公共事业领域的初衷。
医养融合,PPP模式助力养老产业
作为财政部PPP示范项目,区福利中心PPP项目最大的亮点是探路“医养融合”这一片经济新蓝海。PPP模式与养老产业的对接,让社会养老需求和收支难以平衡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PPP模式融入到养老产业,对政府来说缓解了资金压力及职能转换等方面的问题;对于社会资本来说,只要有充足的资金、管理以及在运营方面占有优势,也可以进入到公共服务领域当中。这对广大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来说,既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服务,又可以在合理的价位中有所选择。”这一步,我区走在了全国前列。
根据区福利中心PPP实施方案,该项目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建成后含有老年公寓楼、疗养中心楼、康复中心楼、综合服务楼等,共设养老床位1000张,可有效解决大市区居民养老就医问题。而项目回报机制为使用者付费,项目公司收益来源有康复中心收入、护理中心收入和老年公寓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