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您帮我看看体检报告,上面的情况怎么样?”近日,在汾湖高新区的北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74岁的朱小妹拿着她的体检报告,向医生请教她的身体状况。医生耐心地逐项为她解答,告诉她每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只要注意饮食,就没有问题。
朱小妹和医生交流的过程自然而平常。近几年,朱小妹慢慢养成了定期体检的习惯,一旦身体有不适,就联系签约的“家庭医生”帮自己检查,保证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自2017年起,北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医联体平台,并结合北厍地区实际,打造了“5+X”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模式,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健康服务。
除了北厍,近年来吴江各地卫生健康事业都不断取得新进展,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服务工作扎实开展,家庭医生已经成为居民身体健康的“守护人”,全区基本实现了“小病在社区、康复在基层、大病在医院诊疗”的医疗模式。
“几十年来,我见证了吴江基层卫生健康事业的变化,取得的巨大成就,用‘沧海桑田’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提及数十年来的变化,1991年开始参加工作、现任北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的周建军感叹道,从卫校老师、卫生院老前辈的介绍,到自己的亲身经历,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吴江的“疾病谱”、卫生工作的方向和卫生服务体系随时代变迁的脚步。
周建军说,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经济落后,居民卫生、居住条件差等原因,麻疹、伤寒、血吸虫病等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是影响吴江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
“我曾听卫生院前辈老师讲述集中治疗血吸虫病人的经历。几十名病人接到通知后自带被褥到当时黎里老医院简陋的病房里住下。使用的药物也具有副作用,疗效也很差。”周建军回忆,“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刚工作的时候,伤寒成了常见的疾病,夏秋季卫生院内科病房20名住院病人中,常有10多名伤寒病人。”
如今,无论是血吸虫病还是伤寒,在吴江已十分罕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体力劳动明显减少,以车代步、活动量变少,吃得多了、好了,营养过剩,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人群显著增多,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主要的健康问题。
顺应疾病谱的变化,吴江的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方向也一直在变化。很长一段时间里,基层卫生工作主攻方向是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如今已慢慢转变成控制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基层医务人员的首要工作逐渐成了帮助患者改变生活理念,通过疾病筛查、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引导居民改变生活方式,通过帮助居民控制饮食、倡导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调节心理平衡等方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高危因素,实现全民健康。
吴江的卫生健康事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逐渐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向健康管理转型。在发展过程中,医务人员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生于1948年的副主任中医师、吴江区中医医院(区二院)原副院长贝敏敏,至今仍每周在医院开设门诊。贝敏敏告诉记者,其父曾是铜罗卫生院院长,小时候,常常看父辈的医生背着药箱下乡到病人家中出诊。“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帮人看病,忙得我见不着他,因此我曾对医生这一职业非常排斥。”贝敏敏说,自己1979年成为医生时,吴江的医疗条件已经大有改观,当时的平望乡卫生院也正式更名为吴江县中医医院,医疗卫生服务渐渐形成体系,越来越多的医生集中在大小医院看诊,“乡村医生”逐渐成为历史。
从个体医生到联合诊所,到现在功能设施越来越完善的卫生院,吴江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在医疗人才和医疗资源稀缺的年代,医疗技术多是父子相传的家庭技艺。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出现了个体医生组成的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联合诊所。乡村医生制度建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培养了一大批掌握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技术的实用型医务人员,扭转了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从上世纪90年代起,吴江的卫生院已经普遍开设中医科、内科、外科、妇产科、防保科、放射科、B超心电图室、检验科、中西药房、住院病房等科室,有条件的单位还开设了儿科、五官科、口腔科,医疗设施设备也日趋完善,更好地满足了群众的卫生健康需求。
近年来,吴江北部、中部、南部健康医疗集团建设工作逐步向纵深推进,医联体内转诊转院制度不断规范,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的职责和功能定位清晰。双向转诊病种目录不断完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逐步落实;双向转诊协议和程序不断健全,上级医院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家庭医生团队预留门诊号源;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推动逐级转诊、双向转诊工作落到实处。居民在就医看病时将切实感受到医联体内部“绿色通道”、同质化的便利与好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还让居民享受“互联网+医疗健康”带来的便利,医疗机构预约诊疗、诊间结算、智能导医、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等事项已经可以在互联网上操作。从“被动健康”到“主动健康”,吴江人民正迈步走在“全民健康”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