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围绕农村群众出行、就医、教育等切身利益,盘活资源、补齐短板,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融合发展密切相关,而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内涵更为宽泛的概念,其中公共资源配置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方面。
我市畅通城乡道路,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和扩面延伸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民生工程建设,先后投资22.8亿元,铺设铁白路、濉岳路、宿马路等农村公路1200余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84座,濉溪县获评2018年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为了方便村民出行,我市推行城乡公交,制定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2018-2035),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初步建立公交亏损补贴机制,确定每公里0.7元的定额补贴办法。投资100万元对公交智能调度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全面启用“掌上公交”“微信公众号”等智能查询系统。购置新能源公交车107台,占公交车保有量的23%,目前运营线路达到39条、总长度833.7公里。
优化医疗卫生必须夯实服务基础,为此,我市建成28家镇卫生院、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8家村卫生室、13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南坪、铁佛等6个医疗服务区,打造半小时优质医疗服务圈。组建358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等14项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86万份,常住人口签约67.08万人,覆盖率达30.1%;重点人群签约45.1万人,覆盖率达60.1%。构建“互联网+”服务体系,全市755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现卫生专网到户全覆盖。
我市近三年累计投入近13亿元,加快建设均衡公共教育。年均维修改造农村薄弱学校、农村中小学校工程项目100余个,改造面积达58.4万余平方米。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在教师培养、聘用、评优等方面向农村倾斜。近年来,共招录农村教师1400余名。
城乡供水用气管网在融合发展中也得到进一步联通。今年以来,为了解决南部次中心城市及周边镇、区村民的供水及饮水安全问题,我市建成调节水池4座、泵50座房、水源井70口。日供水能力25万吨,实际日供水量13万吨,抄表到户数35余万户,服务人口70万人。建设备用水源地徐楼水厂,投资约1.1亿元建成濉溪县乡镇燃气中压管网150公里,已敷设至濉溪、刘桥等4个乡镇政府驻地及濉溪县开发区、煤化工基地等工业园区,燃气安装惠及居民约3.4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