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7月,我市民间投资累计完成779.02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比全部投资高4.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位,高于全省平均3.4个百分点,已远远超过7%以上的年初预期目标。
民间投资是我市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对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016年因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市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当年底一度创下1%的近年来新低。面对不利形势,今年以来我市精准施策,克难攻坚,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改善投资环境,强化要素保障,推动民间投资动力修复、动能转换。
着眼于破除制约民间投资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我市大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制度供给;拓展民间投资领域,优化政策供给;改进资源配置方式,优化要素供给;加强民间投资统筹协调,优化服务供给。我市明确规定,在对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进行备案时,不得另设任何前置条件。依托政务服务网,要求“应上尽上、全程在线”,企业、公民90%以上事项办理不出县(市、区)。
在推动我市企业减负“31条政策”入企落地过程中,严查变相提高利率、涉企违法违规收费等行为,取消贷款融资服务中一切不合规收费,全面降低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负成本、融资成本、人力成本,着力打造最优民间投资环境。同时,对小微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要求其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一手抓政策护航,一手大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建设,参与国家战略、军民融合、环境保护等领域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加大政府和社会资本PPP合作力度。我市探索完善民间资本进入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服务领域的配套措施,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创办文化产业企业,参与体育设施建设运营,全面激发民间投资热情。市人民医院迁建项目落户多湖中央商务区,已成为我市PPP模式的一个成功典范。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市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速回升明显,从去年最低两位数负增长到今年上半年实现9.4%的增长;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去年年底投资增长10.1%,今年上半年增长70.9%。在民间投资增幅较快回升的同时,民间投资的比重也在逐步回升。2016年三季度末,全市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一度降至61.1%,今年二季度末已回升至65.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4个百分点。
为趁热打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我市“三大廊道”建设,加快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市发改委面向各地各部门征集2017年第二批58个PPP项目,总投资1342亿元。其中综合交通廊道项目6个,总投资95.7亿元;金义科创廊道项目4个,总投资225亿元;浙中生态廊道项目48个,总投资1021亿元。
目前,全市PPP项目库共储备项目85个,总投资1996亿元。我市计划通过PPP项目推介会、对外招商引资等形式,向社会资本、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进行集中推介,给民间投资注入新动能、再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