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常熟召开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暨新型建筑工业化推进大会,汇聚众多行业专家、高校学者和龙头企业,共同擘画绿色建筑和智能建造创新发展路径,力争培育更多建筑领域的“参天大树”,助力常熟建筑业迈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重庆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刘汉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吴旭彦,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李震,苏州市副市长施嘉泓,常熟市委书记虞伟,常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伟出席活动。
吴旭彦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常熟建筑业的发展。他强调,常熟建筑业发展要以“数字住建”赋能产业升级,推动数字化转型,深化产业协同,强化数据要素价值;要聚焦城市品质提升,践行绿色低碳战略,服务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能力水平;要坚持创新驱动,深化开放合作,构建现代化建筑产业新体系,以数字化为引擎、新型城镇化为载体,共同谱写建筑行业新篇章。
李震在致辞中表示,苏州和常熟的建筑业近年来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产业规模逐步壮大,建造效率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发展智能建造、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他认为,常熟历来是改革的沃土和创新的高地,大会发布的《常熟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暨新型工业化三年行动方案》充分体现了常熟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施嘉泓勉励常熟要以智能建造和绿色建筑为抓手,推动建筑业转型发展,不仅拓展场景应用,更应探索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关联融合,开辟新赛道,打造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典范。
虞伟表示,常熟将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和现代化为引领,加快推进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智能化升级,助推企业向投资、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服务商转变。他希望广大建筑企业抱团发展,深耕本土、拓展市场,强化创新驱动,实现从传统建造向新型建造的转型;期待各高校院所、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与常熟深化合作,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常熟将持续打造建筑业最优营商环境,用足用好支持政策,全力支持企业发展。
会上,市资规局发布《常熟市重点开发建设片区规划》,市住建局对《常熟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暨新型工业化三年行动方案》进行了解读。方案重点聚焦绿色建筑、人工智能、古建营造技艺传承和装配式装修产品供给、智能建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5个细分领域,着力打造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常熟样板。方案明确提出,力争到2027年底培育形成4家产值超100亿元和15家产值超30亿元的骨干企业集群,全市建筑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产值规模进入苏州市第一梯队。
会议期间,刘汉龙进行了主旨演讲,分享了“生物建造、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等低碳发展最新成果、前沿技术和创新理念,让参会者对绿色建筑技术与各领域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有了更加直观及深入的认知。
会议还举行了重点培育企业、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联盟合作和绿色建筑技术深化应用合作签约仪式。常熟市新型建筑工业化产学研校地合作基地和常熟市智能建造产业创新中心现场揭牌,以绿色化、智能化创新实践,赋能常熟建筑业向新提质、向高跃升。
近年来,常熟积极响应国家推动建筑业向新型工业化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抢抓“绿色建筑”“人工智能”等发展机遇,积极布局绿色建筑产业发展,逐步形成具有常熟特色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截至2024年,全市已发展形成以1家特级资质企业为龙头、14家一级资质企业为骨干、500多家各类专业承包企业为基础的建筑业发展格局。
常熟市领导王建国、吴晓红、韩晓诚出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