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第一批“智能无热斑光伏组件”在洪泽区新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实现规模化量产。“智能无热斑光伏组件”的问世,不仅彻底解决了光伏系统长期存在的热斑高温隐患,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而且降低了组件间的失配损失,保证了组件在各种遮挡情况下的最高输出功率。
近年来,洪泽区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充分激活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成功实现弯道超车。截至目前,洪泽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2%。
新产品,让企业生机勃勃
龙头企业领跑行业发展。江苏爱吉斯海珠机械公司是国内气缸套三巨头之一,拥有两个省级技术中心,是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每年开发新产品五六十个,先后参与了两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
“气缸套产品是传统产品,市场需求‘蛋糕’大,行业门槛低,竞争异常残酷;只有不断推出新产品,才能领跑市场。” 公司董事长王明泉介绍,“去年我们在产品结构中融入了国际领先的网纹技术和渗陶技术,产品在油耗、排放量上率先达到国Ⅳ排放标准,废品率降为零。国内市场全覆盖。”
中小企业争做单打冠军。洪泽联合化纤有限公司是一家传统纺织企业,长期与江南大学等高校院所紧密合作,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开发的“细旦多孔”弹性纤维,广泛应用在织布业、织袜业、包覆纱业等行业,成为细分市场的“单打冠军”,产品远销亚美欧地区。
“近年来,我们研发投入超过3000万元,一直致力于开发和制造高品质的化纤产品,就是要在化纤细分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争做单打冠军。”公司总经理王健康介绍,“今年,28条生产线人歇机不歇,24小时满负荷生产,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新技术,让企业提质增效
几年来,由十几名研究生组成的研发团队,相继完成熔盐炉烟气预热回收装置整改、蜜胺尾气余热锅炉整改、小苏打装置建设等六个科研任务,实现综合利用资源最优化、生产清洁化,在节能降耗层面为企业年增效9800万元。
“以前氨气压缩机每年都要坏两三次,检修周期达半个月左右,生产线达不到满负荷工作,浪费原料,也增加成本。通过一年攻关,我们在工艺上增添了一组吸收、解析、精馏单元,实现了不停车在线切换功能,不仅让熔盐炉的热效提高3%,还让蜜氨和液氨年生产能力提高3000吨。”研发中心主任莫玉馨介绍。
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出“刷式汽封”和“多级防脱型刷式汽封”2个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和利润大幅提升,去年公司实现开票6000万元,纳税达940万元。
刷式汽封技术源自飞机发动机密封的设计和制造,起点高、技术复杂,一直被美国透平服务、通用电气、法国阿尔斯通等少数国际知名大公司垄断。该公司研发团队持续攻关,终于掌握了核心技术,并具备自主生产能力,产品成本仅为国外的1/3至1/4。公司董事长周治中介绍:“目前,我们的客户以国内五大发电集团和大型电力企业为主,我们的产品获得‘中国自主创新名优品牌’荣誉,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新工艺,让企业脱胎换骨
釜底改造,提高竞争力。两年前,江苏三企食品有限公司因工艺落后,产品滞销。眼看着市场渐被吞噬,公司高层果断决定对生产工艺进行釜底抽薪式改造,全新升级。2015年以来,公司先后投入7000万元,购置了全自动真空包装机、热风循环烘箱、电加热油炸机、冷冻式干燥机等先进设备。“工艺的更新升级立竿见影,去年投产几个月就实现销售3000万元。目前,公司的产品有30多个大类200多个品种,今年产值8000万没有问题。”公司副总经理袁秀芹说。
主动革新,延伸产业链。日前,江苏宇天港玻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的手机组装项目已进入测试生产环节,生产厂长李春霞介绍:“以前,我们的触摸屏主要供货给步步高、OPPO等厂商。今后,我们自己组装手机,主要出口印度、缅甸及中东国家,年可新增开票销售4.5亿元,税收600万元。”
五年前入驻洪泽区经济开发区的江苏宇天港玻新材料有限公司,2015年底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全国仅有的七家有能力设计、组装、建设及销售完整镀膜玻璃生产线的制造商之一。近年来,企业高层审时度势,适时调整战略,将产业从低端转向高端,从初期简单的镀膜玻璃及其生产设备加工制造,升级到触摸屏生产,再到自主研发并独立生产手机。新技术、新工艺让企业不断壮大的同时,成功实现转型蜕变。去年,公司实现销售5亿元,仅触摸屏产值便达2.4亿元,成为该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董事长王进东说:“转型升级已成为企业适应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