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随着开源模型DeepSeek-R1的爆火,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进一步竞速AI大模型赛道,各大城市也在积极探索大模型如何更好地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在近期举行的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苏州站)活动上,苏州市级培育人工智能大模型名单发布,涉及15个重点领域的100个大模型。苏州高新区共有13个大模型入选,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部分入选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共同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VispecVLM工业AI质检在线复判大模型(人工智能+制造)
天准科技的多模态VispecVLM工业AI质检在线复判大模型,通过前沿技术,如工业数据分类标准、多模态扩展方法、知识图谱构建以及高效视觉编码技术等,为工业AI质检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
VispecVLM大模型可应用于端云一体化的工业质检场景,旨在通过大模型的高泛化能力解决瑕疵检测中的“长尾”问题。在实际应用中,这一创新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长尾”瑕疵的检出率,还将碎片化工业质检场景的量产周期从传统的3~5个月缩短至0.5~1个月,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华东分所
赛宝质言大模型(人工智能+制造)
赛宝质言大模型是专注于工业产品质量可靠性领域的垂域大模型,基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数十年技术服务积累的各行业质量可靠性数据资源,通过检索增强生成、多智能体协同、模型微调等技术,实现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在工业质量领域的应用落地,可面向工业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试验测试、运行维护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与可靠性保障需求,为用户提供知识问答、用例生成、设计辅助等一站式数智化服务,助力工业企业降本增效。
未来,赛宝质言大模型将通过数据的不断积累与用户反馈,持续升级迭代,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质量技术服务,为制造业可靠性提升注入新动能,助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湛卢代码大模型(人工智能+科研)
由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湛卢代码大模型,深度融合海量代码库、技术文档及研发知识,构建强大的智能编程能力,具备128K长上下文理解和图生代码等创新功能,在代码生成方面支持深度思考模式,可结合用户需求进行自主开发和代码自动修复。在HumanEval等权威代码评测中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为企业级代码开发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该模型可通过与研发工具链的深度融合,构建覆盖需求管理、软件设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和软件发布等研发全流程的智能化能力,实现研发场景的高效自动化与智能化,全面提升研发效率与质量。
苏新享·A1+政企服务助手大模型(人工智能+政务服务)
苏新享·AI+政企服务助手,是由中国移动携手苏州高新区数据局匠心打造的政企服务领域“智慧助手”,旨在推动政企服务由人力服务模式向人机交互模式转型升级,全方位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
该模型融合苏高新特色政企数据,基于JiuTian-57B基模经过近万组数据SFT微调,在政企服务领域具备卓越的精准意图识别、政策信息匹配能力,可提供全流程高拟人化智能交互体验,沉淀高质量可复制政企服务知识库。目前苏新享·AI+政企服务助手已在高新区数据局内部试点应用,覆盖市场准入、工程建设、企业服务等领域140多个事项,超1000条高频咨询语料。
苏州国科康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多模态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诊疗大模型(人工智能+科研)
针对临床诊疗科研中存在的数据治理工作量大、人工智能分析方法门槛高和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国科康成研发了多模态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诊疗大模型,其包括数据标注治理系统和人工智能模型构建系统,基于大量医学图像、多模态AI和参数高效微调等技术,支持基于语言大模型的实验结果分析,可应用于各类疾病的精准诊疗研究。该模型可有效利用医院存量数据资源,实现医疗数据到智能诊疗技术的转化,加速科研创新和临床转化。
苏州瑞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习AI大模型(人工智能+消费)
智习AI大模型是瑞泰信息推出的新一代企业销售精英养成助手,致力于以AI技术低成本、高效率培养行业精英,助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打造卓越销售团队。
该模型核心功能包括AI出题、AI教练、智能语音陪练、AI考试与智能分析等,以高效出题、个性化学习、客观评价为核心优势,不仅能够帮助企业缩短培训周期,降低人力成本,提升培训效率与专业性,更能推动整体业务表现与员工体验升级,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培养顶尖销售力量的理想伙伴。
中科禾信遥感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稻麦精细生产管理模型(人工智能+农业)
中科禾信结合当前最新的大模型技术,研发了稻麦精细生产管理模型。该模型聚焦全市区域农户稻麦周年生产过程中的农情预测和精细管理指导问题,基于DeepSeek236B技术,通过“作物云”平台,掌握每个农户的种植状况,配合遥感和气象等数据,掌握农户生产实时“大数据”,构建农户生产画像,实现常见生产异常预警率超90%,服务全市2万余农户,覆盖全市各涉农板块,助力粮食稳产保供。
人工智能大模型是指使用大规模数据和强大的计算能力训练出来的“大参数”模型.这些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可以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大模型可以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催生新动能,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
当前,高新区正积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发力“大模型”新赛道,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丰富应用场景,夯实数字安全底座,构建更加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去年,高新区已制定实施《苏州高新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人工智能+”重点发展方向,积极构建“1+9”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推进体系。目前,全区已集聚中移云能、西门子、零一万物、天准科技、科达科技等众多人工智能头部企业,涵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等全产业链,集聚企业超200家,其中上市企业6家,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300亿元。
接下来,高新区将加快构建场景应用最开放、产业生态最健全、创新创业最便捷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全力支持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和优秀人才发展。在双向奔赴、相互成就中拓展合作共赢新空间,抢占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