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共有219家国家级经开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均占全国10%左右,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占20%左右。经开区对地方经济贡献更大,有的达到了当地生产总值的六成。为了全面展示全国各经济开发区的营商环境水平,补齐营商环境短板,近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布了《2019年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报告》(下称“报告”)。
该报告以商务部发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前30名为基础,对营商环境的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从测算结果看,排名2019年营商环境指数前三名的分别是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报告认为,经开区可通过AI、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高园区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促进园区产业聚集,提升园区营商环境。
报告将营商环境指标分为6个分项指标,分别是软环境权重30%,基础设施权重10%,生态环境权重10%,商务成本权重20%,社会服务权重10%,市场容量权重20%。
从测算结果看,2019年营商环境指数最高的前十名是,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报告指出,广州经开区营商环境居首,主要得益于经济总量大、基础设施完善、户籍门槛低等。但广州经开区科技创新不足,今后需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创造有利于科技研发的氛围。
分项来看,在软环境方面,二三线城市经开区实力较强,西安经开区、广州南沙经开区、长沙经开区企业增速位居前三;在基础设施方面,一线城市经开区具有绝对优势,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位居第一;在生态环境方面,北京经开区居首位,前五位中除北京外均靠近海洋;在商务成本方面,二三线城市经开区的商务成本比较低,商务成本指数得分最高;在社会服务方面,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哈尔滨经开区、西安经开区位居前三;在市场容量(市场容量指数在传统社会零售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国内主流电商的消费零售数据,综合考量线上线下的消费市场潜力)方面,苏州工业园区第一、昆山经开区第二。
报告建议,今后各经开区应依法保障各类性质企业和不同地区市场主体在政府资金投向、土地供应、税收优惠、费用减免、资质许可等方面的公平待遇,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
从生态环境来看,一线城市以及一些二线城市要加快产业腾笼换鸟的步伐,加快经开区化工、钢铁等重工业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减少对环境污染,特别是水质的污染,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提升。
在产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通过电商、物流、金融、技术等资源输出和政府配套产业政策,联合打造“人才优势+成本优势+产业链服务+政策引导”的服务体系,促进园区的高质量发展。
经开区可通过AI、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高园区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促进园区产业聚集,提升园区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