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很多人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是配配药、家庭医生签而难约、服务也不够暖心……
这些市民吐槽的痛点,就是这些年闵行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不断改革的重点。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创新,补短板、强基层、建高地、促健康。在闵行,你有没有感觉到,在社区看病不愁了,医护服务更主动了,环境更人性化了……
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闵行居民在社区看病就诊人次占到63.6%,较2023年底又提升了2.8个百分点,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闵行医改,尤其是社区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这些改变看得见!
家门口“宝藏医院”亮起来
“胡医生,你好!又来麻烦你了!”一大早,在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居民钱老伯寒暄着走向门诊医生胡月。今年4月,他由于肾功能指标升高到龙华医院肾内科治疗,后需定期复查。胡月便定期为他预约龙华医院肾内科,并根据指标结果调整用药。
结束后,钱老伯刚走出诊室,候诊的王阿婆好奇地打听起来:“专家能约吗?平时我们自己都不太约得到!”钱老伯回答:“应该没问题!”
近期,有许多市民发现,上海“号源下沉”新政推出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越来越“高能”,除了传统的看病和配药,找签约的家庭医生还能“直达”三级医院专家号。“在社区,小毛病一样看得好,有需要的话社区还可直接转诊到大医院,不用花时间排队,省时省钱省心,又好又方便。”钱老伯满意地说。
这只是闵行社区卫生服务能级提升的一个方面。闵行自2016年在社区实现儿科标准化诊室全覆盖以来,不断增强社区健康服务能力,尤其是2023年启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4610”战略和“一南一北”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以来,闵行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挂牌社区医院,各种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在硬件和软件得到快速提升的同时,医生主动服务的愿意越来越强。像钱老伯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闵行老百姓在签约“家庭医生”后,便养成了看病先来社区医院的习惯。
闵行老百姓家门口的“宝藏医院”越来越亮,市民就医体验得到了全方位提升,闵行在健康服务上也越来越有温度。
优质医疗资源活起来
说起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很多人会有点疑惑,其实就是以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闵行区中心医院为牵头医院,整合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肿瘤医院和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医疗集团内部统筹,让优质医疗资源在内部更好地流动起来。其中,牵头医院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二级医院错位开展专科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和康复护理服务。
举个例子:今年4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医疗集团皮肤科专科联盟成立,非黑色素瘤皮肤癌(NMSC)诊疗中心同步揭牌;6月6日,借助集团联盟资源,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罗阳总院开设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闵行区中心医院)梅陇社区皮肤病诊疗中心,由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皮肤科(医学美容科)专家团队下沉坐诊,治疗领域包括特应性皮炎、银屑病、脱发和皮肤肿瘤等。
李老伯是皮肤科专科联盟成立后的第一批受益者。他左侧耳后皮肤肿物在三级医院就诊,医生建议手术切除,但被告知手术档期已预约至三个月后。后来,李老伯听说梅陇社区卫生中心有开展相关治疗,便前去皮肤科就诊。在门诊医生杜凌波的帮助下,2周后,闵行区中心医院皮肤科(医学美容科)主任曾义斌为其手术切除。再次来门诊复诊的李老伯感叹道:“社区医院看病方便、及时,不用跑到大医院人挤人!”
得益于医疗集团建设,五院、闵中心的医疗资源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共享”,也改善了居民就医的体验。前些日子,89岁的钱阿婆因股骨颈骨折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手术后,被转至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进行康复治疗,原本还有点顾虑,但到了发现“一点都不用担心”。这里的五院·江川一体化服务病房由五院康复科进行管理,每周三下午,康复科主任胡世红都会带领康复团队来开展专科查房,为患者提供五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目前,北部集团成立皮肤专科联盟,南部集团成立护理联盟、“学-医-社”知识产权联盟等。今年1—6月,两大集团区级医院专家下沉基层门诊服务21631人次,社区的专科门诊已覆盖到皮肤科、脑卒中、慢阻肺、儿科、康复、外科、口腔等专科。截至6月底,社区皮肤科、慢阻肺、脑卒中、雾化中心专科服务运行情况均较去年同期增长明显,累计服务4.11万人次,同比增长34.60%。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强起来
以前,居民有个头疼脑热的总喜欢到大医院去,现在越来越多的居民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看病的首选。CT检查设备、儿科标准化诊室、标准化专科专病门诊、市级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区级社区口腔防治中心、区级社区护理中心、社区“晚门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在闵行有了多样探索。
作为衡量指标,社区开展的基本病种数量或许更具说服力。2023年,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开展基本病种136种,其中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列上海市基本病种开展数量前20名。很多居民也发现,社区不仅可以看病,也能看好病了。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社区门诊就诊388.7万人次,占到了63.6%。
就说大家熟悉的种植牙,往常居民不是到大医院就是到口腔诊所,如今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能种植牙,技术不错,服务也好,方便更省心。目前,闵行已有吴泾、申鑫、梅陇、马桥、浦江、古美、莘庄、浦锦等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种植牙服务,今后还会进一步增加,为居民提供更多便利。
如今,走进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也是个“显眼包”,徐氏儿科、蔡氏妇科、陆氏针灸、石氏伤科、邵氏推拿等,还有名中医专家工作室……结合居民需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入上海市名中医、龙华医院名中医,传承发展流派特色诊疗方案和适宜技术,培养家门口“小中医”“好中医”。
向外借力,向内蓄力。2023年,闵行建设24所标准化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所有街镇工业区全覆盖,其中4所为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今年,这项工作仍在继续,计划新增的17所中医药特色服务站(村卫生室)已建成并有部分对外开放,还有5所上海市中医药特色服务站将在9月验收。41所站点遍布闵行各个角落,提供针灸、推拿、康复、理疗等特色中医药服务,让居民在“15分钟生活圈”内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基础服务同质化,特色服务差异化。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错位发展,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拳头产品”。如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首个以“筛—转—服”一体化管理为特色的近视防控多学科门诊;浦江、梅陇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完成门诊手术室建设,提供浅表肿物切除、清创缝合、异物取出、甲沟炎消除等门诊手术治疗;古美、浦江、申鑫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拓展消化内镜业务。
能力强了,服务也更便捷了。去年6月起,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开设晚门诊,每天晚上5点到9点,为上班族、学生以及白天因各种原因无法就诊的人群留一盏灯。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医师张祉薇经常遇到一些年轻患者,常常在非工作时间向他求助。晚门诊开了之后,从事广告行业的徐先生来了、做行政工作的王女士也来了……每到自己值班夜门诊,张祉薇总会在微信群事先通知大家,这也成了她和患者的一个约定。
从1.0版的全科服务到2.0版的特色服务,晚门诊这个百姓的“需求清单”逐渐变成了大家“口碑清单”。特别是近两个月骄阳似火,一些白天不愿出门的居民便将配药等安排到晚上,晚门诊迎来了一波就诊小高峰。今年1—7月,闵行14家社区晚门诊累计服务6.29万人次,日均430人。
持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是闵行医改的重头戏,如今闵行实践已在全国颇有名气,甚至领先一个身位,这与闵行长期注重保障市民实际需求、持续加大基层卫生健康投入力度和合理化的人员配置密不可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让改革带着温度落地,让家有医靠。闵行社区医改再出发!
据悉,闵行在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健康服务能力的同时,已专门出台基层卫生“789银龄健康关怀行动”实施意见,为有需求的老年人群分类提供便捷、连续、可及的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实现“长者静享服务,健康关怀直达”,即70岁及以上老年人代配药不出居(村)委;80岁及以上老年人享有优先上门医疗服务;90岁及以上老年人康养有序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