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不用开大刀、不用跑杭州就能摘除肿瘤,如今家门口的医院也不逊色于省城医院……”日前,年近80岁的汪爷爷成功在县人民医院完成了食管ES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即将出院的他对医护团队的专业水平和亲和态度连连点赞。
“早些年,像汪爷爷这样的疑难肿瘤患者只能转至上级医院治疗,如今,我们也能独立开展这类手术,并且术后效果良好。”县人民医院消化内镜诊疗中心主任廖光法说,自2019年医院与浙大二院共同实施全国首创、浙江唯一的医疗卫生人才“省属县用”试点工作以来,医院先后落成“消化外科中心”“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关节病诊疗中心”“全科健康与管理中心”,大病诊治能力更是迅速提升,可为我县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大病不出县”只是我县卫生医疗服务迭代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县持续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在医疗管理理念、人才技术、基础设施上求突破、下功夫,全力打造“浙里健康”金名片,进一步推动“大健康”事业惠及千家万户。
前不久,我县又接连在智慧流动医院、小区、商场、学校、酒店等人流密集公共场所安装16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并在各个点位配备至少5名志愿者。据悉,借助AED这种便携式、易操作的医疗急救设备,经过培训,普通人也可按照设备语音提示为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有效阻止患者猝死,在公共场所新增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更被列入2024年浙江省“十大民生实事”。
“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及时抢救,约4-6分钟后会造成患者脑部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不可逆的损害。”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提升挽救心搏骤停者生命的成功率,2020年起,我县就启动了AED安装工作,分批、分阶段在全域推广普及AED设施,加强民众现场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截至目前,已累计安装投放AED98台,投放密度达到50.4台/万人。
而为了让偏远山区残疾人群体就医更便捷,今年7月,在县残联支持下,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联合启动2024年“零跑残疾鉴定”服务项目,提供入户残疾鉴定服务的同时就近联系家庭医师入户开展健康指导、健康随访、心理疏导,教授康复锻炼方法。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项目启动以来,相关团队已累计开展残疾鉴定30余次,服务400余人次,遍及了全县各乡镇(街道)。
“蔡和村、定溪村、石坪村、湖岱村、东坞村……很多偏远的村子我之前都从未踏足过。”第一次跟着团队走村入户上门进行残疾鉴定的骨科医生曾武感慨道,能给山区百姓带去就医便利、公益服务让他深以“医生”这一职业为荣,今后他会继续践行医务工作者初心,不仅要服务好门诊、住院患者,更要积极参与打通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更多山区患者带去温暖与希望。
医院服务范畴持续拓宽,县乡村医疗服务提质增效,一项项便民举措接续落地……在我县,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优质性和可及性已成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接下来,我县还将不断完善县域医疗服务网络、优化资源格局,努力构建起上下联动、区域协同、医防融合的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回应好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健康的殷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