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再去窗口排队,直接在诊疗室就可以扫码结算,慢性病就医越来越便利了。”近日,在市中医医院诊疗室,周女士直接打开手机通过医保移动支付,就完成了慢性病药品结算,省去了窗口结算环节,直接去药房取药即可。
看病就医购药不用带医保卡,不用再到窗口排队,只需手机扫码支付,就能快速实现就医全过程实时医保结算。市中医医院成为全市首家实现门诊慢特病诊间结算的医院。如今,随着医保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加,普通门诊、门诊慢病、门诊特病、单病种结算、门诊统筹、门诊挂号等多种医疗类别都实现了医保移动支付,有效简化了患者就医流程。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对2023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我市入选“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优化医保领域便民服务、推进医保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保规范化管理水平等方面成效明显的市、县”。
医保是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群众的健康福祉。近年来,市医疗保障局紧紧围绕让群众“看好病、少花钱、少跑腿”目标,坚持向改革要红利、向创新要活力、向管理要效益、向服务要满意,持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持续推动医保便民惠民,努力形成“公平普惠、高效便捷、智能引领、暖心为民”的医保经办新局面,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医疗保障获得感。
少花钱,看好病,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之一。我市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切口,为百姓的就医账单“瘦身”。启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简称DRG)付费方式改革,通过按疾病诊断分组付费,运用更加科学的付费机制来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不合理医疗费用增长,初步形成医保、医院、患者“三方共赢”的改革格局。截至2023年底,DRG付费医疗机构平均住院费下降11.06%;患者个人负担平均下降8.13%,平均住院日下降0.27天。
优化医保便民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才能“少跑腿”。我市持续提升“互联网+医保”服务能力,积极推广应用医保移动支付,全市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累计接入移动支付正式结算17家,接入占比36.69%,截至去年12月底,移动支付累计结算4.92万笔。推进省级医疗收费电子结算凭证试点建设,我市获批省级电子结算凭证应用试点城市。目前,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两家三级医院已实现电子结算凭证实时上传,累计上传电子票据11.32万张,票据上传率超95%,作为就医地通过电子票据中心手工报销25笔。
与此同时,通过优化经办服务、简化备案流程等系列举措,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连续四个季度提升,极大地方便群众异地就医。优化经办流程,在严格执行“两取消一简化一延长”规定的基础上,简化参保地对转诊转院人员的备案管理,全面推动异地就医备案“网上办”“掌上办”“不见面办”,有力促进了异地就医直接联网结算。落实“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自2023年6月起,全面实现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即申即享”。2023年底,实现省内异地自行外出就医免备案,非急诊抢救且未办理转诊手续的临时自行外出就医人员,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可在定点医院直接结算。
我市不断完善医保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县(区)政务服务中心、乡级为民(便民)服务中心、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以及村(居、社区)民组,建立“县有大厅、乡有窗口、村有柜台、组有网格员”的四级基层医保管理服务网络全覆盖,积极推进医保网络阵地建设,真正将医保经办管理服务延伸至“服务末梢”。
医保惠民生,群众有“医”靠。我市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惠民、便民主线,推动医保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工作不断深化,让医保惠民政策惠及千家万户,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暖心的医疗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