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文物作为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提到文物,很多人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是博物馆里精致华美的藏品。其实在大街小巷,在我们的身边,也隐藏着珍贵的文物。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东阳始终将文物保护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物普查,摸清文物“家底”
近日一早,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员来到南市街道紫溪村,对村内的文物古建进行勘测记录。
现场,普查队员手持无人机、RTK定位仪智能采集终端等专业设备,全面细致地采集不可移动文物的基础信息、空间位置、保存状况等,并对新发现文物线索进行调查。
“现阶段是对普查的文物做初步调查,结合三普登录点,检查是否有变化、有新增。最近我们平均每天要跑10个点位。”普查队员蔡栋栋说,在普查过程中,炎热的天气、难走的山路、文保点锁住的大门等都是他们需要克服的困难。
据悉,我市现有国保单位6处、省保单位10处、市保单位141处、文保点326处、三普登录点1524处,其中宅第民居、坛庙祠堂、牌坊影壁、亭台楼阙等古建筑达12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总量位居金华第五。
连日来,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刮风下雨,普查队员们以镇乡街道为基本单元,奔走在大街小巷,深入到角角落落,开展实地调查。对于复查文物,核准每一处不可移动文物现状情况,补充更新相关信息,掌握当前最新状况。对已经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逐一实地开展现场调查,采集基础信息并分析研究保护对策。对普查中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采集基础信息并分析研究保护对策。
文物修缮,让古建焕发新彩
近日下午,在画水镇紫薇山民居内,专家们正围绕此处的古建修缮保护情况开展检查验收,并结合各自经验提出专业建议。
“排水沟要设置完善,贯穿全屋”“给门重新上色翻新时要注重与周边环境的整体协调”“民居内的重点保护文物要邀请权威专家再勘探再修缮”……修缮过程中,专业团队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力求在保留文物原真性的基础上,实现“修旧如旧”的目标。他们以精湛的技艺和满腔的热情,将一块块残破的砖石、一根根腐朽的木梁重新赋予生命,让古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故事与温度。
近年来,市文保所积极与国家、省文物局和市财政局对接,争取专项资金,对市内文保单位(点)进行修缮保护。2022年立项完成12项保护修缮工程,包括虎鹿镇厦程里慎德堂一期修缮工程;2023年完成13项保护修缮工程;今年上半年已开展7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包括国保单位卢宅东吟堂修缮工程、紫薇山民居之大夫第中堂和后堂修缮工程。同时完成2024年上半年文物保护项目库立项,共有6处重点项目、22处一般项目入库。
文物保护,常态化守护历史根脉
近日,在各个村社的文保点,能看到一群人头顶烈日,在对古建进行巡逻检查,他们就是以村社为最小单位的文保员。
“这些文保员很多是村里对古建比较有研究的老学者或者热心村民,他们熟悉村里的情况,对本地文化有着深厚情感,又对文物保护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为我们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市文保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的成员构成使得他们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古建筑的价值与风险。文保员们熟悉一砖一瓦背后的故事,了解古建筑的构造特点和保护要点,因此能够在日常巡逻中及时发现并报告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结构损坏、环境侵蚀、人为破坏等,为及时采取保护措施赢得了宝贵时间。
为进一步提高文保员队伍素质,市文保所设计制作了《文物建筑安全提醒手册》,组织各镇乡街道文化站长、省级以上文保单位文物安全责任人和业余文保员,进行文物安全培训。同时,实施全年二轮文物安全巡查全覆盖,结合消防安全百日攻坚行动,开展集中安全隐患排查和隐患整改工作,及时向镇乡(街道)反馈,督促整改。
文物古建还承载着宣传教育的作用。通过在古建中举办讲座、展览、实地讲解等形式,文保员们向村民和游客普及文物保护知识,提高大家的保护意识,使得文物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