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近日公布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城市名单,在遴选确定的118个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城市中,我市顺利入选。
近年来,我市按照“强基层、补短板、调结构、促平衡”的原则,以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统领医改,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因地制宜,强化统筹协调,积极探索创新,努力构建科学合理、运行通畅的城市医联体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医疗服务秩序逐步规范,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升,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市级医院“看大病”功能回归,基层医疗机构“看小病”作用增强,是建设医疗体、推行分级诊疗的目的。为此,我市采取领办或托管方式,统筹建设资金、设备投入、资源下沉、技术支持、运行管理等关键环节工作,加快推进10个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积极落实城市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基层的相关支持鼓励政策,探索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努力实现全面健康管理。
在信息共享方面,我市引入社会资本组建区域医学(病理)检验中心,整合62家医疗机构检验资源,在全省率先推动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实现专科联盟。筹建全市影像诊断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推进在医联体内建立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临床检验和远程门诊,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市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实施专科建设,在临床、公共卫生、基层卫生和中医中药等领域培养专科带头人50名、优秀青年医学人才100名、优秀基层适宜人才500名,为在基层医疗机构打造“一院一品”、共建医联体专科夯实人才基础,不断盘活医疗资源,解决基层医疗机构设备、人才、技术短缺的矛盾。
今年1-6月份,全市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较上年同期提升31.29%,居民两周患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率达78%,县域内就诊率趋于90%,各项医改核心指标数据持续向好发展,基本实现三级医院功能回归、基层医疗机构网底作用增强、节约医保资金、人民群众满意等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