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您了,陆老师,等我兄弟稳定了,还要回宜川再次感谢您。”近日,宜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护士长陆梅收到一位刚刚从病房转院患者家属的短信,尽管住院不过两天,但患者家属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社卫的感谢之情。
感谢从何而来?这还要从宜川社卫病房最近收治的一位特殊病患说起。患者严老伯(化名)刚刚在三甲医院完成了“低位直肠癌根治+末端回肠造口术”,术后携带造口袋和输液港。出院前夕,其家人第一时间联系宜川社卫,询问入住病房事宜。“我们的母亲在安宁疗护病房的时候,这里的护理人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我弟弟手术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里。”严老伯的姐姐朱女士告诉记者,严老伯单身至今,平时都是兄弟姐妹间互相照顾,一个半月后还需要返回原医院化疗,住在宜川社卫病房,他们全家放心,并可以就近照顾。
刚刚完成肠癌根治术+回肠造口术还不满两周,就要转到社区病房过渡,严老伯的到来,让宜川社卫的护理团队高度重视、严阵以待。
“我们护理团队在造口护理方面的临床经验是比较匮乏的,特别是这种术后时间那么短的患者,肠癌术后和造口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都会明显大于术后周期长的患者,护理难度比较大。”宜川社卫中心护理部主任陆梅如实告知患者家属。在患者家属的坚持下,宜川社卫还是做好预案,与普陀区东部医联体成员单位普陀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做好对接,为接收患者做准备。
考虑到患者的特殊情况及其实际需求,患者从三甲医院出院后,直接入住社区病房。“患者周五上午转入我们医院的时候,刚更换好造口袋,情况基本正常,但到了下午,我们巡房时发现造口处出现了排泄物泄漏。”病房护士长贺黎明做了紧急处置。
普陀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尹琴接到宜川社卫的线上护理会诊请求,立即指派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国际造口治疗师裴珺瑛进行技术指导,共同解决问题。在沟通中,大家发现严老伯还存在术后胃肠道不适,于是医护方积极与家属沟通,启动医联体内上下级转诊,约定周一将患者转至普陀区人民医院肿瘤科病房。
次日清晨,患者严老伯的造口处又出现了排泄物泄漏,宜川社卫门诊当班护士配合病房护士,共同完成了第二次造口袋更换,“险情”一一排除。因为病情变化和身体不适,严老伯的情绪较为低落,几次落泪,宜川社卫的护士和护工轮流陪伴在他病床边,倾听他的诉说,安慰开导,此情此景让患者家属都感动不已,严老伯连连表示等病情和造口情况稳定,还要继续回到社区病房完成后续治疗。
72小时接力,普陀区东部医联体紧密合作,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区域医疗的服务能力,让居民享受更多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