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口县民政局聚焦服务社区老年群体,以发展“银发经济”为重点,全面推进社区老年食堂服务“阵地”。
城口复兴街道“小巷理”社区老年食堂是城口县试点推行的第三家老年食堂,也是最具有特色的老年食堂,该食堂以“品太和美食,忆老区乡愁”,在为老年群体提供餐饮服务同时嵌入地名保护、儿童关爱等多种元素,有效增强了社区服务功能,以“小巷理”为代表的“小食堂”,正在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好帮手”。
发挥“老年助餐”优势 让老年群体每日无忧
“上菜!”一声吆喝,菜品出锅,周围的居民老早就闻声赶来排队用餐。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了桌,老人们围坐一起,享受美食。这是复兴街道“小巷理”社区老年食堂中午用餐时的热闹景象。“这个食堂的饭菜价格便宜、味道清淡可口,很合我口味,在这里用餐真的是省心又安心。”一位用餐的老人连连称赞。
近年来,城口县在解决高龄、孤寡、空巢老人“吃饭难”等问题上,坚持科学布点,根据社区老人规模、分布、用餐喜好等进行了全方位摸底,同时选择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同社区养老服务站融合建设,建好社区老年食堂,让老年人吃得“贴”心。同时坚持定向补助,建立“政府补贴+慈善捐助+社会捐赠”的多方筹资机制,对困难群体用餐进行补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连接社区物业、爱心组织、社会工作者等志愿服务群体深度参与助餐配送服务,让老年人吃得“省”心。坚持全程监管,按照“民政周检查、市监月覆盖”频次,通过“人力+数字化”结合,实现了源头追溯、流向追踪、价格合理的全程管理目标,让老年人吃得“安”心。
突出“关爱小站”作用 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为解决留守儿童在周末、寒暑假期间用餐难、营养不全面的难题,城口县民政局积极同县内学校取得联系,参照校园食谱,引导“小巷理”推出营养美味的儿童套餐,为留守儿童发放“打折卡”,满足留守儿童用餐需求。
在硬件设置上,食堂内专门设置了儿童活动区,配有图书、玩具、彩色桌椅等,为留守儿童营造“来了就是家”的温馨氛围;针对留守儿童易沉迷网络,甚至结伴玩水的现象,积极引导本地大学生利用“三下乡”社会实践契机,以社区食堂为阵地,在复兴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E米阳光”公益课堂,开展集“托、管、教”于一体的微型托育班,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假期托管问题。
叠加“地名保护”功能 让社区群众记住乡愁
地名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巷理”社区老年食堂嵌入地名展示,打造社区微型地名“文化馆”。以城口老城的记忆为主线,在食堂内集中展示城口县具有代表性的地名100余处,用一个个怀旧场景向就餐群众展示老区发展的深情回望,激发群众保护地名文化的热情和自信,依托老年群体,回忆老城时光讲好地名故事。
复兴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老年群体作为区划地名变迁的见证者,也是老城故事的切身经历者,是地名文化保护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把地名文化保护,哺育在“民以食为天”的刚需之上,引导就餐老人讲好地名故事,让每一处地名文化,不仅展示在墙上,更在每一名群众茶余饭后的言谈轶事中。”
植入“救助咨询”元素 让社会焦虑不断缓解
街道以“工行未成年人保护公益基金”为资金来源,购买“城口县五二五心理服务中心”服务,定点定时为留守妇女、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我们通过为‘精康家园’从业人员提供免费午餐,引导其为社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并且每周定点指派职工到食堂了解社区群众的焦虑分布,链接社区、家庭、学校多方资源,共同化解焦虑。”复兴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创新性将老年食堂从业人员纳入‘救助通’业务培训,依托‘民以食为天’的刚需,将每名食堂从业人员培养成‘宣传员、救助员’,使之能为就餐群众宣传救助政策,办理线上救助,引导自助求救。”县民政局养老科负责人说,“该项业务自开展以来,复兴街道居民通过‘救助通’在线申请占比率超90%,有力地将‘线上救助’触角延伸到困难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
“小食堂”一菜一饭、一帮一扶中,洋溢着烟火气与人情味,暖胃更暖心,“小食堂”撬动“大民生”,守护着大家的幸福“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