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网格员提前上门叫醒我转移,后果真是不敢想象。”7月29日凌晨,熊家镇燕子村4组村民乔兴全自家屋后发生滑坡险情,他和邻居家的房屋不同程度受损,由于转移及时,乔兴全等2户3人成功避免了可能的伤亡。
这只是我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构建地灾“人防+技防”体系,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个缩影。
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气象等因素影响,万州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最频繁、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全区现有在册地灾隐患点903处,地质灾害高风险区面积26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7.7%,中风险区面积1759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50.9%。
筑牢安全防线,守护幸福家园,系列措施掷地有声——
“四重”网格体系提升地灾防御能力
目前,我区建立了以903名地灾点监测员、52名镇乡专管员(每个镇乡街道1名)、23名驻守地质工程师、7名区地质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四重”网格化体系。在此基础上,我区又在村一级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员工作制度,设立地防员608名,与地质灾害“四重”网格体系有机融合。地防员组织基层党员、群众对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高和极高风险区内的居民区、人员活动区等开展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填补了“隐患点”之外的防范真空。每年组织开展汛期三查(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降雨三查(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以及三峡水库蓄退水排查巡查,对排查出的地灾隐患及时落实防范措施。
同时,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每年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区级培训,指导各镇乡街道组织培训及院坝会,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农村赶集日等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向各地、各中小学校下发了与中国地质大学编制的《揭秘滑坡与崩塌——蒙伢儿带你认识万州地灾》科普短视频及绘本集,并通过“微万州”微信公众号上线发布。对排查出的地灾隐患点均开展了两次应急避险演练,进一步提高涉险群众避险逃生能力。
“人防+技防”保护群众安全
“如果有异常,这个仪器就会发出警报声,并将数据传到区地质环境监测站。”在沙河街道田坝滑坡监测点,地灾点监测员邓小玲一边查看监测仪器是否正常工作,一边询问村民情况。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地灾监测仪器能对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变形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感知地表位移、裂缝位移、地下水位等变化情况并将数据传输至信息系统,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研判后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是防范地质灾害的“千里眼”、“顺风耳”。
截至目前,我区已建成4672台(套)自动化监测预警设备,包括GNSS地表位移监测设备1174台、地面倾斜仪1384台、墙裂缝监测仪272台、地裂缝监测仪511台、泥位监测仪5台、智能报警器1326台,对全区所有在册地灾隐患点实施全方位监测预警。一旦出现告警信息,立即核查处置,夯实“人防+技防”综合防治体系,提升地质灾害防范应对能力,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