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市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2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增速列全省第一,充分展示了绍兴经济的强劲韧性和活力。
在这场“半程跑”中,绍兴凭什么拿下全省第一?经济增长背后有哪些推手?
高质量发展成色足
透过7.0%,可以清晰地看到绍兴经济量增质升的发展底气。
工业“压舱石”作用凸显。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80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彰显了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力。
在工业经济的发展版图中,新兴产业构筑了扎实的基本盘。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1%、8.0%、7.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分别为49.3%、12.9%、28.6%。人工智能产业制造业、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6%、9.3%。
细看拉动绍兴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也呈现出结构性亮点。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3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居全省第一。升级类商品消费持续活跃,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分别增长26.1%、24.8%、15.0%。
“消费马车”跑得快,投资和进出口这两驾“马车”也不甘示弱。从投资看,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0%。从进出口看,上半年进出口总额2268亿元,同比增长12.0%。其中,出口总值2069.3亿元,增长11.4%,半年度出口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
基础更实动能更强
从“开门红”到“半年红”,“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力量持续积聚,成为经济增长背后的重要推手。
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推进“4151”计划,汇聚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共识合力,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持续加快,企业竞争力影响力持续增强,产业生态赋能赋值持续深入。酒缸、染缸、酱缸等传统产业破旧立新,芯片、药片、刀片电池等新兴产业加速壮大。今年5月,绍兴还一举夺得五只“浙江制造天工鼎”,夺鼎数量仅次于宁波,居全省地市第2。
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根本,这也是绍兴制造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今年上半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1%,增速快于固定资产投资6.7个百分点。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费用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2.6%。
前不久,浙江海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收到第7轮试验结果,这意味着公司自主研发的又一款新能源汽车结构件可提前半年实现量产。凭借高强度研发投入,新产品梯队上市,今年前6个月,该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0%以上。
像“浙江海威”一样的制造业企业追新攀高,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而扛起绍兴经济半壁江山的服务业,上半年增加值达到1922亿元,增长6.9%,增速居全省首位,持续发挥了主引擎作用。
今年以来,我市陆续出台了《2024年绍兴市促消费十件实事》《绍兴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措施》等政策举措,有力促进了消费需求释放。如嵊州市发挥集成灶制造产业优势,通过企业让利、政府补贴等方式大力促进家电消费,发放500万元厨具专项消费券,截至6月底,共核销补贴450万元,带动厨具产品销售4000万元。
当前,我市还构建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一业一地一策”政策体系,推动各地各行业凸显特色、错位发展。同时,不断优化政策直兑快兑,推进政策事项100%“一网兑现”。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兑现服务业政策资金1.78亿元,兑现率超110%。
培育优势持续发力
短期的经济增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正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宋潞平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速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当前及未来发展时期的重要时代命题。绍兴不仅要全力推进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更要积极谋划布局未来产业,不断积蓄壮大新质生产力。
年初以来,低空经济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牵引区域发展的新风口,引发全社会关注。当下,绍兴正抢滩布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星空之城”。我市各地也正在布局与低空经济相关的产业平台,为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新价值、塑强新产业、激活新动能,生产性服务业是关键一环。日前,我市印发《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平台建设、企业培育、人才招引、项目实施等为抓手,全方位推进我市生产性服务业补短板、壮规模、增能级。
承压而上,爬坡过坎,难免遇到风雨,更需要政府“有为之手”营造生态圈,为企业成长赋能。截至6月底,全市在册市场主体79.47万户,同比增长4.8%。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将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厚植民营经济做优做强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