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若不科学,就成了伤身。进入夏季,气温越来越高,天气也比较多变,夏季科学、安全地参加运动,防暑防晒必不可少。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相关专家表示,夏季运动要选对时间。夏季一天中气温较高、紫外线较强的时间段是上午11点至下午4点,在此时间段应尽量避免户外运动,如果有室内锻炼场所优先选择在室内运动。早上或者傍晚紫外线强度相对较弱,可以减轻对皮肤的刺激与伤害,此时间段可以进行一些户外运动。
同时,也要做好与运动项目相适合的防暑防晒准备,通过戴帽子、袖套、腿套等物理防晒措施减轻紫外线的伤害。为有利于排汗及散发热量,在运动着装时要优先选择轻薄柔软、透气吸汗、延展性好的服装,运动鞋要有较好的缓冲性能,透气性良好。其次,要准备好防暑降温用品,如藿香正气水、冰块等。
如果在户外运动的时间较短、强度不大,也可以通过涂抹防晒霜来保护皮肤。在运动过程中要适当增加休息次数,运动间歇最好在有阴凉的地方进行短暂休息和恢复。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松解衣扣,呼吸新鲜空气,并在前额或腋下进行冷敷,服用藿香正气水,如有重度中暑症状应尽快送往医院治疗。
专家强调,任何时候进行运动,充分的热身活动都是必要的。热身活动能够提高肌肉的温度,降低肌纤维黏滞性,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同时也能让机体进入运动的预适应状态,提高运动表现。热身可以从强度低且缓慢的动作开始,慢慢过渡至强度高、速度快的动作,让身体主要的关节和肌群动起来,热身时间控制在5至10分钟,或者以运动总时间的10%至20%为宜。
另外,夏季气温较高,运动时出汗量会明显增加。要重视在运动不同阶段的补水,遵循少量多次、主动补水的原则。在运动开始前,可每隔30分钟补水约200毫升,提高体内水分贮备,维持较好的水合状态;在运动过程中,每隔15至20分钟补水150至200毫升;在运动结束后要持续补水,每丢失1千克的体重要补水1200至1500毫升,这样才能恢复较好的水合状态。
补液品的选择也很重要,如果运动时间较短、运动强度不大,可以补充纯水为主;如果运动时间较长(一般大于1小时)、强度大、出汗多,建议补充含有糖和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含糖量一般在6%至8%,糖和电解质的补充对于维持运动能力、促进运动后的恢复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