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来自重庆、贵州两地的40名学生来到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汽车研学之旅。学生们通过一堂堂趣味横生、干货满满的科普课堂,全方位沉浸式学习汽车知识、感受科学氛围。
“当你用力拍我的手,不仅我的手会痛,你也会有感觉,这就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研究生黄维韬化身科普老师,以简单的小游戏为切入点,开启研学行的第一站——空气动力学科普课堂,并借助动画深入浅出地向大家阐释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为了让学生们更具象直接地感知空气动力学的概念,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纷纷动手制作橡皮筋小车。将木条和齿轮拼装起来、套上一根橡皮筋、再加装上四个轮子,一辆辆小车就组装完成了。此时,橡皮筋的弹力带动齿轮转动,小车就能获得动力“跑”起来。“在拼装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小车子动起来的原理,感觉好神奇。”重庆市开州区文峰小学学生黄钰钦说道。
通过控制橡皮筋的转动圈数,小车的行驶距离也会有不小的差异。大家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分组实验,讨论着空气阻力和迎风面积的关系。“今天的活动让我对物理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在下学期的物理课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来自重庆市开州区郭家初级中学学生熊婉蓉表示。
此次研学之旅,不仅是一次对科学研究的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旅程,激励着学生们在未来道路上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本来我对物理学科就很感兴趣,今天听了很多类型的科普课程,也动手制作了小实验,感觉收获非常多。”重庆市开州区郭家中学的黎梦瑶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希望我长大后也可以考到这里,再来到这间教室学习。”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上海市科委“一区一特”重大科普项目——嘉定智能低碳汽车科普生态建设项目一次生动的落地实践,今年已经是第二次面向山区孩子开展汽车科普活动。除了空气动力学小课堂,学生们还参观了同济大学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机械学院实验室机器人战队、3D打印等前沿科技装置,充分感受科技魅力。
“我们还特意邀请了一名德国外教加入今年的研学活动,为学生们讲解3D打印领域的前沿科学知识,同时让大家动手体验3D打印技术。”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嘉定智能低碳汽车科普生态建设项目负责人陈力介绍,“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科普活动能够让孩子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培养科学素养,回去以后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创造更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