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嘉定区 > 文字新闻
“交接好脱贫攻坚接力棒!”——嘉定区新一批援滇干部轮换交接纪事
发布时间:2019-08-12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开发区:上海嘉定工业区

  7月的云南,刚进入雨季,层峦叠嶂间孕育着新生机,也迎来了新的亲朋。“三天前,云南只是祖国边陲美丽的旅游城市;现在起,云南是我们的云南。”嘉定区新一批11名援滇干部抵达云南,在到任交接座谈会上,这句情真意切的发言,说出了在场每一位援滇干部的心声。

  2017年,党中央提出2020年全面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嘉定先后向云南楚雄派出3批共11名援滇干部,具体对口帮扶州内7个贫困县。从东海之滨到滇中腹地,嘉定与楚雄跨越2500多公里的牵手,结出了丰硕果实。目前,楚雄州7个贫困县中,双柏、牟定、南华、姚安、大姚、永仁已脱贫摘帽,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武定县力争年内脱贫摘帽。新一批援滇干部坚定地表示,一定扎扎实实接好“接力棒”,奋力跑出这一棒的“加速度”,助力当地完成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

  “上班是常态,休息等通知”

  “这里到办公室步行只要5分钟。”“这是厨房,但用处不大,因为旁边食堂全天候开放。”……在武定县政府驻地旁的宿舍里,上一批嘉定援滇干部徐红斌带着接任他的嘉定干部周伟和顾诚,边参观边介绍食宿情况。

  援滇期间,徐红斌挂职武定县委常委、副县长。“今年开始,遇到节假日需发通知才可以休息,没有通知的话就是要上班。”他几句轻描淡写的话语,让刚到武定的周伟和顾诚,感受到了形势的紧迫与肩负的重任。

  援滇干部如此强烈的使命感缘何而来?徐红斌办公室一张地图,或许能给出答案——武定是楚雄州内离昆明最近的一个县,地理位置并不差。但除了县城相对平坦外,全县90%以上区域都是山区,山谷幽深、交通不便,使武定成为楚雄唯一一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

  “项目的推进落实情况,是决定帮扶成效的最关键因素。”为让两位接任干部对帮扶工作有更深认识,徐红斌带他们到山居片区项目点。这里有终年不息的山泉,坡地土质良好,适合种植蔬菜林果,物产丰富。但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武定县古柏村的村民并未享受到这份大自然的馈赠。

  直至2016年,整个片区才有第一条通往山外的硬化路。村民便靠人背马驮,将种植的水果运到山外贩卖,常是迎着日出出门、披星载月回家。

  去年,1400万元沪滇帮扶项目资金的投入,让这片土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核桃、樱桃等经济林果种植面积扩至3000亩;道路硬化长达7644米,片区内三个村落环路连接、道路联通;克服山区复杂的地质条件,打造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交易市场……渐渐地,山居品牌打出了一定知名度。每天8:00,就有商贩开着货车慕名而来。“商贩来得勤了,我们更有盼头了。”杨云芬高兴地说:“今年一家六口人的收入能比去年多3万多元!”

  一次精准帮扶,造福一方百姓。随着这个项目的全面落地,去年山居片区205户贫困户平均每户增收3500元,于年底如期脱贫。“基础设施条件具备了,山居人要过小康日子希望就大了,步伐也更快了。”古柏村党总支书记杨文亮显得信心十足。

  离开山居片区,徐红斌一行人又马不停蹄来到今年刚落地的帮扶项目——高桥镇高原蔬菜基地。该项目规划总面积达1878亩,产出的蔬菜全部通过冷链直送上海。在项目现场,徐红斌变魔术般拿出了一台航拍设备,娴熟地拍起了俯瞰照片。“这是我来武定后自学的,一是能更准确地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二是记录下彩云之南的秀美风光,回上海和项目方谈合作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给他们看。”

  在航拍机飞掠而过的蓝天白云下,援滇干部们交接的不仅是扶贫攻坚的重任,还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使命担当。

  “知识变见识,想法变办法”

  项目落地固然能够快速见效,但帮扶资金毕竟有限,如何将其用活用好,让更多贫困村和贫困户受益?

  “要实现脱贫,必须要帮助当地打好产业基础,把‘一桶水’变为‘长流水’,才能实现长期稳定脱贫。”上一批嘉定援滇干部,挂职双柏县委常委、副县长的陈剑由衷感慨道。但最难的也是产业发展,因为最需要产业带动脱贫的地方,往往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这就需要挂职干部把知识变见识、想法变办法。”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陈剑一次次走进层峦叠嶂的大山深处。“云南深山处处是宝,”陈剑发现,远离县城的大庄镇,倚靠连绵群山,水温比周边地区略高,且水质恒定,适合发展生态养殖。“云南市场上大闸蟹、鲈鱼等水产品的供应并不多,有一定市场缺口。”看到商机的陈剑立即找到上海一家富有水产养殖经验的企业洽谈合作。

  经过双方多次实地调研,大庄镇建起了虾蟹生态养殖园。谁能想到,200万元的扶贫协作资金,撬动了首期3000万元的企业投资,项目将带动200名以上当地居民就业,并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目前,30万尾鱼、虾、蟹苗已完成投放,在当地培育后销往云南、广东等地,下一步将深化和上海海洋大学的技术合作,建成楚雄首家虾蟹种苗繁殖基地。

  云南的自然禀赋数不胜数,然而从资源变资金、从资金变项目、从项目变收益,却不是“靠天吃饭”就能解决的。比如,云南的优质农产品中,各类野生菌闻名遐迩,各州县同质性较强,脱贫攻坚需要在“差异化”上下功夫。

  上一批援滇干部巩法珉,在挂职大姚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扶贫办副主任期间,坚持要做好的一件事,就是把真实的、及时的市场信息带到山区,引导种植户从“我想种什么”向“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种什么”转变,将云南的好物产通过市场渠道实现精准对接。与他同一批的援滇干部张唯岚,挂职大姚县委常委、副县长期间,在新街镇引入了玫瑰花种植项目,经营企业每年分红给村集体1万元,全村229户贫困户每年每户可拿到分红700元。同时,项目每年还提供岗位30个,务工人员年收入可达1.5万元。

  在用脚步丈量的崇山峻岭间,援滇干部们交接的不仅是为扶贫攻坚踏遍千山万水的决心,还有“穷则变、变则通”的不懈探索。

  “天下没有远方,援处就是家乡”

  都说援滇最难熬的,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当第十批援滇干部要离开时才发现,这里早已是自己另外一个家乡。

  在武定县猫街镇传承彝绣专业合作社,十多名绣娘含泪为徐红斌等上一批援滇干部唱起了彝族送别民歌。合作社社长李从梅抱着女儿,和婆婆一起将一行人送到村口,久久不愿离去。“徐县长要走,非常不舍,我们一定要把日子过好,不能让他失望。”李从梅哽咽地说道。

  李从梅一家是在沪滇合作帮扶中,从深度贫困到脱贫摘帽、再成为致富带头人的典型。当地有不少居民像李从梅一样,都绣得一手好彝绣,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但一年下来十几名绣娘只有不到万元的盈利。

  在徐红斌穿针引线下,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频道大型公益扶贫栏目《我们在行动》第三季的第一站,就选址武定,聚焦彝族刺绣产业的发展。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各地订单如雪花片般飞向大山深处。爱心企业一笔20万元的慈善基金也随之落地,用于专项扶持贫困绣娘培训项目。项目推进过程中,细心的徐红斌又发现绣娘工作条件简陋,又争取了20万元镇村结对资金,在镇上规划建设彝绣扶贫车间,改善绣娘的工作环境。

  现在,李从梅感觉离小康生活越来越近。婆婆的病在好转,每次看病还可以报销95%的医药费;女儿越来越乖巧懂事,贴在厅堂中间的两张大红奖状,成了一家人每天奔忙最大的动力。“我们离过上小康日子不远了,希望更多徐县长这样的好人来帮助我们!”

  “看到你们的车离开,眼泪止不住流下来。回去以后,你们要注意休息,少熬夜,劳逸结合。”在离开的车上,一位援滇干部收到了当地扶贫办工作人员发来的短信。“服务楚雄一生一次,关注楚雄一生一世。”对每一位援滇干部来说,援滇岁月就像一条大河,同样的生命长度,流淌出不一样的宽度和深度。

  “一定要把这个项目扎实推进下去!”“为做好这次交接,我们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清单,每个人的清单都有七八页纸,其中既有还未完成的工作,也有我们在这里2年的所思所得。”“回去以后,我们就是你们最强后盾!”……在一次次叮嘱中,援滇干部们交接的不仅是扶贫攻坚同心同行结下的深情厚谊,还有“我们都是一家人”的不变初心。

  “天下没有远方,援处就是家乡。”接任楚雄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的援滇干部赵良说:“从现在起,我们要切实履行好光荣使命,为脱贫助力,为嘉定增光,为人生添彩!”接力棒已交接完成,新一批嘉定援滇干部将续写脱贫攻坚新篇章……

上一条:吴江区领导来青浦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