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巴南区 > 文字新闻
巴南加快打造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发布时间:2024-07-02  来源:重庆日报  发布开发区:重庆巴南工业园区

  7月3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巴南区相关负责人围绕“创新引领、改革开放双轮驱动,加快打造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展现巴南更大作为”作介绍,并回答媒体记者和网友提问。

  巴南区委书记何友生介绍,巴南区幅员面积1825平方公里,是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巴南区历史文化悠久,前身是千年历史名邑巴县,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丰盛古镇和“木洞山歌”“接龙吹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南区生态环境优美,90%的区域是美丽乡村,60公里长江岸线风光秀丽,森林面积占中心城区50%,是“中国温泉之乡”。

  巴南区位优势突出,是重庆南向开放门户,构建起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的新格局。巴南产业基础坚实,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数智经济、商贸物流、生态创新五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巴南城市人文魅力日益彰显,华熙LIVE·鱼洞文体消费持续升温,2023年全市90%以上室内演唱会在此举办,多项国际顶级赛事落地巴南,白居寺长江大桥成为网红打卡地。“巴县老院子”焕发新活力,成为保护传承巴渝历史文化的重要文旅品牌。

  当前,巴南区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创新引领、改革开放双轮驱动,加快打造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展现巴南更大作为。

  巴南区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持续培育创新主体。围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型显示等重点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持续构建科技创新生态服务体系,引育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45家,培育科技型企业5899家。拥有全国首个工信部“企业硬科技培育基地”,帮助科技企业“种子选手”加速研发攻关,在科创板上市。加快转化科技成果。探索实施“产业研究院+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环重庆理工大学双创生态圈279项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提质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长江流域具有影响力的重庆国际生物城,生物医药产业入选首批国家战新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产能规模达千亿级。依托宗申航发等企业,建设低空飞行体验和无人机飞手培训基地,加快建设全市低空经济先行区。接下来,我们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依托重庆国际生物城、大江科创城、数智产业园打造科创基地,加快建设产业创新发展区。

  巴南区着力构建面向东盟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持续扩大开放。提速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跨境公路班车开到了19个国家,运行班次从“每周一班”提升至“每天二十班”。机电、汽摩及配件等“重庆制造”组团出海,巴南成为全市最大二手车出口基地,越南咖啡、老挝啤酒等东盟特产跨越山海来到重庆。搭建开放平台。建设东盟贸易服务总部基地,建成重庆RCEP投资贸易服务中心等6个平台,开展法律、财税、金融等综合服务,吸引43家外贸企业集聚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助推开放经济。公路港与铁路南彭站、佛耳岩港“三港”联动,集聚京东、顺丰、北京新发地等商贸物流企业,2023年实现货物吞吐量2837万吨、物流作业量836万吨、市场交易额1157亿元,形成“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良性循环。接下来,我们将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布局建设东盟出口加工产业园,努力建成南向开放合作的战略基地。

  巴南区全力走好城乡融合普惠共享的发展道路。推进城乡领域重点改革。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实现全市第一单交易,二圣镇集体村落户全市第一位城市人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党建统领·百村振兴”,800余家单位与198个村联建共建,实施项目514个,3000万元城市资金下乡,助力二圣梨、鱼洞乌皮樱桃等特色产业多点开花,“我有一亩田”数字认养农业让稻田、果树找到云上农场主。推进普惠共享的城乡公共服务。以名校为龙头组建11个教育集团,城区学校老师走进乡村小学授课,全区8万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发挥三级医院龙头作用,组建2个覆盖城乡的医疗集团,服务量达400多万人次。接下来,我们将以改革破题,推动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下沉,壮大农业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重庆国际生物城打造以生物药为核心,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为特色,包含完整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服务平台的“1+3+N”医药产业体系,目前已引育项目130个,产业规模1000亿元。

  巴南区委书记何友生介绍,近年来,巴南区持续推动重庆国际生物城由传统工业园区,向生物高技术园区跨越,努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巴南区着力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好国内生物医药头部企业的“聚集地”。其中,智睿生物是投资130亿元的全市最大生物医药项目;智翔金泰是科创板上市公司国内抗体药领域独角兽企业;博唯生物是全市唯一疫苗企业,九价HPV疫苗研发国内领先;宸安生物是国内前五的胰岛素龙头企业。众多“头部”企业落地巴南区,使重庆正成为国内生物医药前沿企业的重要“聚集地”。

  巴南区打造全球首创、国产替代新药的“诞生地”,建成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吴玉章教授领衔的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国内领先的疫苗研发中心、抗体药物研发中心、胰岛素研发中心、西部领先的动物实验中心等,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产品转化的全链条创新能力。目前,在研创新药物达到57个、进入临床23个、Ⅲ期临床10个,其中“全球首创”“国产替代”的前沿产品不断涌现。

  巴南区着力推动满足市场和民生急需的新药加快“产品化”,已形成胰岛素年产能3000余万支、宫颈癌疫苗年产能4000余万支、抗体药物产能2.4万升的生产能力储备,在研新药加快从“产品专利”变“患者福利”。比如,即将获批上市的银屑病特效药,有望首家实现国产替代,降低患者负担;抗破伤风毒素新药有望大幅降低破伤风死亡率,被国家药审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一周注射一次的长效胰岛素,也是市场关注的明星药品等。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巴南作为中心城区唯一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围绕“人、地、钱”,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中先行先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前已有4名农业项目管理人相继成为巴南“新农人”。

  巴南区常务副区长周密介绍,巴南区聚焦“人”,打破身份限制,让“新农人”走好“兴农路”。在全市率先制定城市人才入乡指导意见,让有志于农业的城市居民轻松切换成“新农人”,落户后可享受农村土地承包资格权等权益。下一步,巴南区将加强政策扶持,完善保障体系,解决他们下乡的后顾之忧,让“新农人”不仅眼里有“光”,脚下还有宽敞的“路”。

  巴南区聚焦“地”,盘活沉睡资源,让“闲置地”变成“智慧田”。在全市率先实行农民农村权益“退出-利用”闭环管理,推进农民承包土地、宅基地等有偿退出,2021年以来,带动社会资本下乡1.02亿元。但农业要强,土地“盘活”只是先决条件,数字化是必由之路。为此,巴南区创建了全国首个“耘间·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让“鼠标种田”成为“新潮流”,只需动动手指就完成播种、植保、收割等自动化作业,让“种田神器”进入寻常“农户家”。目前,建成智慧农业基地10个,覆盖粮油、蔬菜、茶叶等多个领域,打造全市领先的现代化产业园。

  巴南区聚焦“钱”,实施产权流转,让“资源”及时“变现”。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化平台建设试点,把林地、农房、涉农知识产权等要素放到平台上流转交易,统一交易规则、定价机制、服务标准等,让“闲置”资产资源变“价值”,累计完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鉴证133宗2.45万亩、变现2.1亿元。经营主体持证还可到农业银行巴南支行申请贷款,累计放贷900余万元,让社会资本既涌进来、还活起来。

  接下来,巴南区将扩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城市人才入乡落户、农民农村权益退出改革试点,强化政策落地全流程跟踪、全方位服务,打造独具巴南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板。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解决面积大、居民多、城市治理难题多的问题,巴南区引入“管家”服务项目,组建了“城市大管家”联合体,提出了14项城市管理服务作业标准。

  巴南区宣传部部长舒朝斌介绍,巴南区是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区,面积大、居民多,城市治理的难题就多。近年来,巴南区引入“管家”服务项目,重点解决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管护难、处置慢等“老大难”问题,让“城市大管家”更好地服务千万家。

  此前,巴南区城市管理服务外包给20多家企业,专业性有了,但是服务碎片化,极易产生“死角”。

  巴南区通过公开招标、“竞争上岗”,引入2家“大物业”公司,组建“城市大管家”联合体,一体化开展环卫保洁、垃圾收运、设施管护等15项业务,打通城市管理服务各领域、全流程。目前,“城市大管家”年均节约管理成本上千万,2024年一季度,城市管理工作民调满意度位列中心城区第二。

  舒朝斌介绍,以前巴南区的市政基础设施,由城市管理部门和街道共同负责,管护区域交叉,标准不统一。为此,巴南区提出14项城市管理服务作业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比如,明确公共绿化的保洁修剪、补栽补种要求,对乔木、灌木、盆栽等16类绿化植物分别列出管护标准,作业人员要统一佩戴智能手表、作业车辆要加装摄像头等感知设备。有了统一“教科书”,城市管理才能“拿高分”。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巴南区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建立高价值科技成果—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领军企业等“5个梯度”培育体系,持续实施工业研发投入强度、研发平台数量“倍增”计划,全区科技型企业达5899家。

  巴南区副区长杨亚平介绍,在5899家科技型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达313家。此外,巴南区新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4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2家、瞪羚企业8家。建成3家国家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区累计有创新平台148个。全国首个“企业硬科技培育基地”落户巴南区。

  巴南区强化科技攻关,加强关键技术突破,聚焦生物医药、智能科技等优势领域,实施市区联动重大、重点科技专项,着力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重大产品上取得突破。重庆理工大学、哈工大重庆研究院等专家教授入园进企,4所高校匹配30家企业62项技术需求,签订4个技术合作协议。比如巴南区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促成美利信科技与重庆大学国家镁中心合作,成功试制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镁合金汽车压铸结构件。

  巴南区还着力加强数字赋能,强化线上线下服务。线上,市区两级共建了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巴南试点平台,平台的企业只要填写相关数据,系统就自动对照科企高企29条标准,“一键生成”企业的独家体检报告,企业对着这份报告就能查漏补缺,强基补短。吸纳138家第三方中介机构入驻,为科技企业建立“服务超市”,将“企业找服务”变为“政府送服务”。线下,巴南区建立区级部门—镇街园区—专业服务机构“三级走访服务体系”,为企业配备专门的“科创辅导员”,一对一提供服务,今年已累计走访企业500余家。

  下一步,巴南区将以科技企业培育为切入点,以重庆国际生物城、数智产业园、大江科创城为核心承载体,实施区域创新布局优化提升行动、战略科技力量提质强能行动,推动科技企业发展壮大,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巴南力量。

上一条:青阳:压实“责任链” 扣紧“防汛链”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