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脚很笨,以前没织过毛衣,能学会吗?”昨天,50多岁的贵州人赵小红走进何月仙老人家里,上门学习编织毛衣手艺。“当然能,织毛衣不难的,你多来几次就学会了。”何月仙虽然已90岁高龄,但动作麻利,她从抽屉里拿出钢针和毛线,开始免费教学。
华侨社区党总支书记余智英说,何月仙有着一手编织毛线的好手艺,十多年来,她用这一特长,完成“毛衣织好送上门”“社区开班授课”和“在家免费教学”的公益“三部曲”。她也是邻方舍眼里热心的“毛衣奶奶”,在2022年获得“越城好人”荣誉,并多次获得社区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在城南街道华侨新村小区22幢一套普通的住宅里,何月仙已住了近30年。“我和老伴年轻时在西北工作,1995年回到家乡,当时小区刚建成,社区还没成立。”何月仙回忆。2002年,华侨社区成立,一向热心的何月仙主动加入到社区志愿者行列。起初,她只做一些简单的公益活动。“做公益需要热心,用好一技之长为居民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何月仙对公益行为有了更深的认识。“你会织毛衣,这就是一技之长。”当时社区干部的一句提醒,让何月仙然开朗。从那时起,她就买来毛线和钢针,有空就在家里编织毛衣、围巾、帽子等。“天气这么冷,你们在户外作业辛苦,这个送给你。”冬天,何月仙走在小区看着清扫员忙碌的身影,就拿出自己编织的保暖物品,直接送给他们。
遇到社区干部和城管队员,何月仙也送上一份。她说:“天气这么冷,外出办事,戴个毛线帽子暖和。”除了送给身边的人,有一年春节前夕,她编织了40多件毛衣,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送到绍兴市儿童福利院孩子们手中,她从此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毛衣奶奶”。
“毛衣奶奶”的名声传开后,不少邻居找到她,希望向她学习编织毛衣技艺。“大家都想学、我也乐意教。”何月仙满口答应。2021年10月,在华侨社区D1Y手工作坊的教室内,10多位居民围成一团,成了何月仙的首批学员,编织毛衣课堂亮相了。
“织毛衣起头很重要,必须织得结实,上下针也很关,绍上下针的方式可以外翻和向里。”何月仙边示范边耐心讲解步骤,不一会一只手套罗口就初见维形。“在‘毛衣奶奶’的指导下,我也学会了编织毛衣,织好的物品有的给家人使用,有的送给邻居、朋友。”居民诸夏美告诉记者。
去年初,老伴因病去世,何月仙生活少了伴,加上自已耳朵有些背,平时很少出门。但仍有一些居民想向她学习编织毛衣。“我天天在家,你们愿意学的,可以到我家里来学。”虽然出门少了,何月仙依然那么热情。居民赵小红以前忙着照顾孙子,一直没空学,现在孙子大了,她就决定拜“毛衣奶奶”为师,上门学习。
不管是“走出去”还是“在家里”,“毛衣奶奶”的公益行为还在温暖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