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南通 > 文字新闻
以心换“新” “质”胜未来
发布时间:2024-06-19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开发区: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

  6月18日,海门区委十五届八次全会召开,动员全区上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争先进位、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门新实践提供坚强保证。

  此次全会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议题,并审议通过《中共南通市海门区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联动落实国家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认真落实省市委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又是对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的生动回答。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因地制宜”意味着要实事求是,从自身实际出发。当前的海门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的是百年未有之新机遇——通江通海通上海,紧邻苏南,连南通主城,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在此交汇,是“1+8”上海大都市圈和江苏“1+3”重点功能区的重要节点;海太长江隧道、北沿江高铁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加速推进。

  当前的海门积蓄了较大的经济体量,形成了自己的产业架构——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4亿元,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8位,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7.3%;重点培育先进金属材料、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海洋经济“3+3” 产业,完善壮大了先进钢铁材料和合金材料、新能源装备及器件、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10条产业链。

  当前的海门实业振兴、创新驱动、人才集聚——去年完成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1765.6亿元、规上工业应税销售1480亿元,今年一季度工业开票销售、规上工业产值增幅均列全市第一,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达62.7%,比去年同期提高9.2个百分点;去年共认定科创项目149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1家,26家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49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1件,实现五年翻番;去年入选省“双创人才”32名、“双创团队”5个,连续六年位列南通第1……

  站在发展的维度,检视海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基础,条件优越、优势明显、风格鲜明。此时审时度势,深刻领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鲜明特征,科学谋划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路径,更有助于海门开创崭新局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全会指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竭尽全力补短板、锻长板、育新板,全力推动发展动力实现根本性变革。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更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先手棋。眼下,各地都在围绕新质生产力谋篇布局、竞展所长,海门要想脱颖而出,必须全面掌握“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重要方法论,深入研究“新制造”“新业态”“新环境”等发展路径,扎实推进“五个示范”建设,用“走在前、做示范”的果敢担当,打造海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大力实施新一轮“创新海门”三年行动,扎实推进“江苏省创新型示范区”建设,加快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动能充沛、创新生态一流的“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

  以产业转型为抓手,持之以恒推动实业振兴,全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围绕10条产业赛道做强龙头、延伸链条、提升能级,努力构建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竞争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绿色发展为本底,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定扛起共抓长江大保护的政治责任,认真开展纺织印染、装备制造等7大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提升行动,统筹推进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和张謇历史人文记忆轴建设,加快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扎实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壮大,全面落实国家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的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全球招商合作伙伴计划”,积极探索“新型贸易融合发展”新路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加速集聚。

  以区域协同为方向,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积极参与“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江苏“1+3”重点功能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等建设,全面融入“嘉昆太海协同创新核心圈”“宝崇启海太”协作区等合作圈层,聚力打造“3+3”现代海洋产业集群,统筹沿江、沿海两大资源,加快编制空间和产业规划,全面融入全省“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加快把“左右逢源”的优势转化成可观可感、有形有效的标志性成果。

  以人才队伍为引领,着力建设更具归属感的“人才友好型城市”“青年友好型城市”,深入开展“东洲英才”创业周、“海智杯”创业大赛以及“东洲雁归”“青鸿归海”等人才招引活动,加快建设“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确保人才工作继续走在省市前列。

  发展不等人,形势更催人。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在千帆竞秀的区域发展赛场上,唯有鼓起“拼”的斗志、激扬“竞”的状态,咬定目标、奔竞不息,才能在全省全市的发展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充满探索性、开创性的重大工作,需要各地各部门立足实际、迅速行动,把各方面的干劲聚焦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去。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局责无旁贷发挥应有作用。”区科技局局长黄玮说,“我们将持续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力,积极构建全链条阶梯式企业成长培育体系。尽快出台科创项目质量研判综合评审工作指引,强化对科技招商的流程管理,提高引入项目质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开拓新市场、引育新主体、发展新业态是应有之义。“我们将组织外贸企业赴‘一带一路’、中东欧等新兴市场参加展会,努力帮助企业拓市场、扩份额。大力招引侨商回归,助推家纺贸易商和贸易数据‘双回流’。研究出台跨境电商三年行动方案,高质量筹办电商直播大赛,加快布局墨西哥海外仓。”区商务局局长秦风雷说。

  海洋经济为海门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了广阔空间。拥有沿海岸线的海门港新区计划做强临港装备制造产业。“我们将全面服务好艾郎风电、通光集团、燕达重工、赛冲智能装备等支撑型企业,合理规划港池码头,为他们解决运输、销售等各类实际难题。”海门港新区党工委书记黄卫国说。

上一条:“近”享优质名中医服务!中医专家“唐红传承创新工作室”落户市北医院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