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门冬长柔堪结,桐轮辗尽棠梨雪。”每年夏天都是浙麦冬收获、加工的好时节。日前,在位于前湾新区崇寿镇的浙麦冬特色产业园里,72岁的屠世维忙着采收3年前种下的浙麦冬。一锄、一撬、一拉,翠绿的麦冬带着扑簌簌的泥土离开地表。
“这棵麦冬上的干货得有一两重吧!”屠世维抖了抖泥土,向记者展示麦冬隐藏在土壤下的块根——这是麦冬的药用部位,早在清朝末年就备受宁波药商的追捧,远销至东南亚。百年时光如白驹过隙,浙麦冬历经产业发展的高峰和低谷,在新时代迎来高光时刻。“我们正着力开展浙麦冬的保护性开发和地域品牌推广,浙麦冬正逐渐恢复昔日的‘江湖地位’,成为农户致富的‘金钥匙’。”浙麦冬特色产业园负责人胡晶金说。
道地药材的兴与衰
麦冬,又称麦门冬,是一种贵重的常用中药材,为“浙八味”之一。浙麦冬表面呈黄亮的色泽,味甘气清香。一等上品的浙麦冬又称“寸冬”,被不少藏家视为珍品。崇寿镇是浙麦冬的主产地之一,已有百余年的种植历史。然而,在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因为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空间有限,浙麦冬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浙麦冬虽然有效成分多,但种子播种后3年一收,与一年一收的川麦冬、山麦冬相比,收益不占优势。”屠世维坦言,他种植浙麦冬50余年,能感受到老百姓的种植意愿在逐年下降。“种的人卖不出去,买的人找不到货源。大家在房前屋后种一垄两垄不仅不成气候,无序繁殖还会导致种子质量一代代下降。”
屠世维的担忧,崇寿镇农业农村办负责人陈海锋感同身受。他告诉记者,道地药材的濒危和消亡早有先例,在浙麦冬曾经的另一个主产地——萧山笕桥,早已不见浙麦冬的身影。“当前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不断升级,我们应该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陈海锋说。
于是,2019年,面对市场萎缩和市场竞争激烈的双重挤压,崇寿镇浙麦冬产业振兴计划启动,拉开了“点绿成金”的序幕。“守住保护性开发的底线,向‘小而精’的方向发展。”陈海锋说。设立浙麦冬产业分会,引入农创客,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吹响直面市场冲击的“行军号”。
产业园激活“第二春”
想要提升浙麦冬的市场竞争优势,首先要破解“靠天吃饭”的难题。这根接力棒,被交到新农人胡晶金的手中。2021年,总投资超300万元的浙麦冬特色产业园在崇寿镇健民村成立。从小在田里捡麦冬、晒麦冬的胡晶金成为产业园第一位“探路”浙麦冬发展的年轻人。那年冬天,他干回了老本行:把麦冬苗放入土穴,两边用土压紧,幼苗稳固直立后浇上水……现下农户正在采收的这批麦冬,正是胡晶金等人亲手种下的。“你看,目前我们采收浙麦冬还是‘开盲盒’,多的能产干货一两半左右,但少的只有半两。”胡晶金告诉记者,为了让农户不再“开盲盒”,他将在这60亩浙麦冬中优选产量高、性状稳定的植株进行分株扦插,进行一代代培育筛选。
除了在品种培育上下功夫,浙麦冬特色产业园还引入现代化农业设备。如今,浙麦冬的播种、育苗、施肥等已实现智能化管理:在田间地头,农户用上了物联网和无人机;在产业园里,移栽与采掘、产品初加工试验与开发等工作也同步开展。
“塑造浙麦冬的道地特性,需要从种子抓起,抓质量、重科技、创品牌,坚持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人才、资金、技术多管齐下。”前湾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前湾新区正厚植麦冬特色产业发展的沃土,安排专项资金推动麦冬选种育种和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
种出“无限可能”
去年10月末,一则好消息传来,随着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随行的1000多颗高品质浙麦冬种子也顺利返航。经过层层严格筛选,其中600余粒浙麦冬种子在前湾新区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如果种子会说话,那么它们一定要感谢产业园链接的科技资源。”胡晶金笑着告诉记者,浙麦冬特色产业园成立以来,已先后和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宁波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开展合作,探索浙麦冬背后的“无限可能”。
“以浙麦冬种子的‘太空游’为例,它们经受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等‘特殊考验’后会有什么变化,播种3年后即可见分晓。如果能培育出产量高、有效成分含量高或者生长周期短的浙麦冬新品种,它们就‘不虚此行’。”胡晶金说。浙麦冬的“无限可能”还不止于此。今年4月23日,国家卫健委食品司发函,征求将地黄、麦冬、化橘红和天冬这4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的意见。这意味着,地黄、麦冬、化橘红和天冬将有很大机会加入药食同源名单。“如果麦冬成功进入药食同源名单,那就意味着拥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药膳、中药茶饮、零食、保健品……大健康领域也将有浙麦冬的一席之地。”胡晶金介绍。对此,陈海锋也深表赞同:“当前,国人都希望吃得健康。如果麦冬进入药食同源名单,浙麦冬将真正成为农户致富增收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