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宁波 > 文字新闻
科技“活水”浸润农业生产
发布时间:2024-06-14  来源: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  发布开发区:浙江奉化经济开发区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强国战略的关键。近年来,我区农业数字化转型按下“快进键”,伴随着科技“活水”的注入,农业行业不断催生新业态、迸发新活力。

  传感器、遥感技术和无人机等工具,革新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实现对土壤、气候、作物生长等关键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走进剡水田园数字化智能农业种植基地,在两个智能玻璃大棚里,红罗马生菜、番茄、芹菜等作物长势旺盛。这里看不到工人忙碌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智能机器人。只见智能运载机器人行驶在大棚内,来回运送新鲜采摘的番茄。这款机器人的最大载重为30公斤,除了运输功能,机器人前端的感应器还兼具数据采集功能,实时记录、传送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数据。在水稻种植区,随着一阵嗡嗡声,一架植保无人机一跃而起,操作手竺辰凯熟练地操控着摇杆,完成植保作业。

  科技的助力让农业生产效率成倍提高。“一台植保无人机在全自动化的模式下,一天可以完成700亩土地的植保作业,效率是人工的50倍。”该基地负责人李德考告诉记者,在科技全过程管控下的农作物,不仅果实更加优质,而且病虫害大幅减少。

  同样的“科技换人”场景也在宁波迎松农业现代示范基地上演。占地近5000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内种植了黄瓜、小番茄、茄子等作物。通过物联网技术,工人可以根据各种植物的生长特点,实现自动灌溉、精准施肥。除了经验丰富的工人,该基地还请来了一群特殊的“帮手”——熊蜂。经过测算,熊蜂的授粉效率是普通蜜蜂的近百倍,且经熊蜂授粉的果蔬个头更加匀称,该基地只需放置4箱熊蜂就可满足所有作物的授粉需求。

  伴随着农业生产实现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传统农业“看天吃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状态正在悄然转变。宁波迎松农业现代示范基地负责人江铁天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沿用传统耕作方式,每亩地需要配备至少2名工人,采用智能玻璃温室种植后,近5000平方米、约7.5亩的场地只需配备1名技术人员和2名工人。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方面,以该基地番茄为例,传统种植模式下,番茄普遍只能收割5至6穗,而在智能玻璃温室生长的番茄可以收割15至16穗。

  借助科技手段,果蔬身价也因此“水涨船高”,向中高端市场“进军”。近日,该基地的白玉黄瓜迎来了丰收季,这款黄瓜不仅颜值高,而且口感脆甜。作为从北方引进的品种,白玉黄瓜在南方市场难觅踪迹,加上风味独特,当前市场售价约40元每公斤。“科技投入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保持果蔬品质的稳定,这是农产品向高端市场转型的基础,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江铁天说。

上一条:财金局组织开展慈湖高新区2023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编报工作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