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通州湾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内,伴着收割机的轰鸣,金灿灿的麦子颗粒归仓。据初步测算,这批小麦亩均产量超430公斤,其中高产田块亩均产量超500公斤,比改良之初产量翻了三倍多。
2015年起,我市与省地质局海洋院合作,先后实施通州湾和如东掘苴两处盐碱地改良示范项目,截至目前,共实施盐碱地改良约15000亩,新增耕地面积近7000亩。经过几年地力改良提升,盐碱地变身“新粮仓”。
从不毛之地到稻浪飘香,盐碱地“脱盐”成功,实现土质“逆袭”,走的是综合利用之路,靠的是科技创新。省地质局海洋院团队系统推进高效排盐、水利配套、土壤改良等一系列工程,不断提升土壤肥力。如今,土壤含盐量由10‰以上降至3‰以下,平均有机质从近乎0上升到10‰。耐盐水稻的亩产量最初是340公斤,现在高产田块的亩产量可达650公斤。
海洋院团队利用生态反哺方式,建立生物质护坡,种植田菁、碱蓬、盐蒿等耐盐植物,以减少地表水分蒸发、防止土壤表面积盐返盐。同时,通过秸秆覆盖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更好地提升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改良后的田地,每年开展规模化稻—麦/油轮作,连年稳产增产,成为名副其实的“吨粮田”。 盐碱地综合利用还带来另外一个显著效应:改良项目区浅层地下水持续净化,土壤质量明显提高,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生物多样性指标明显增加。2024年环境DNA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改造后的新增耕地检出物种121个,较盐碱荒滩时新发现物种92个。
为了探寻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更多可能,今年初,海洋院团队启动《南通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及盐碱地生态农业提升示范项目》研究,通过滨海盐碱地“耕湿一体化”探索,从生态安全、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等多角度构建综合利用新模式。目前,海洋院团队在示范基地北侧选择三处核心区,分别开展“水旱轮作+鱼禽养殖”“旱牧轮作+鱼禽养殖”和“林下禽类养殖”三种模式研究,以期通过构建“农林牧湿”生态循环系统,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水质和土壤检测监测等,在滨海盐碱地上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的生物多样性农业发展道路,实现“生态+经济”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