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巴南区木洞镇栋青村石龟溪小院里,大家一起围着一个咸菜缸指指点点,不时在缸上描描画画,他们究竟是在做什么呢?
原来,木洞镇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立足实际,将“巴适小院”创建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从细节入手,坚持因地制宜,杜绝盲目造景,鼓励各村就地取材,通过创意设计和巧手改造,让农村废旧老物件摇身一变变成乡村一道美丽风景。
以往镇村干部在实地工作中发现,许多院落都乱丢弃着历年来村民清理不用的老式柜子、水缸、泡菜坛子等物品,这些物品垃圾清运车无法压缩,索性就丢弃在屋后或者周边树林里,不仅影响环境美观,清理起来也费时费力。有群众无意中说了一句:“这些老物件要是放到城里还有人喜欢得很。”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句话被镇村干部放在了心里,经过召开院坝会头脑风暴,确定组建起一支由镇村干部、美术老师、院落群众组成的小院美化团队,倡导垃圾分类推进变废为宝装扮小院行动,组织力量将老百姓扔掉的柜子、水缸、坛子等统一收集,由群众共同参与改造。有些远在外地务工的村民在微信群里看到小院邻居用瓦罐制作花盆的视频,得知老家院落就地取材实施环境提升,专程回到村里支持工作,将家里的老物件贡献出来放到了农耕文化展示墙,有些村民用废弃的旧灰砖、青瓦筑成了院落形象墙。
集思广益齐动手的生动画面在石龟溪小院得到实实在在的展现。在大家奇思妙想、精打细算下,各种老物件被就地改造制作成了极具个性的装饰品,安放在农家小院各处。群众对这些历史沉淀的装饰品充满了亲切感,变废为宝的老物件在谈笑间载满了岁月的传承。
变废为宝的妙招其实并不新奇。可贵的是基层干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踏实的工作态度投身人居环境整治一线,真正去设身处地想办法、出真招,向群众展示环境打造提升的决心;可贵的是紧密联系群众,加强干群关系,与群众齐心协力,共商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带来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贵的是不盲目模仿花园式建设,结合乡村厚重历史底蕴,本土文化,在提升人居环境“颜值”的同时,体现了古镇韵味,凸显了田园风味,留住了乡土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