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进入水稻落谷育秧的关键时刻,在河失镇老龙河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育秧基地,业主黄英杰和农技员一起,查看水稻落谷育秧情况。今年,河失镇组织农技员“包村联户”,提前为合作社测土配方,根据育秧池的土壤营养成分,建议水稻落谷时采用适当浓度的咪鲜胺浸泡稻种,降低水稻种子的病毒感染率,促进稻种的萌发和根系生长。合作社严格参考农技部门的指导方案,组织人员按照育秧流程操作。
“市农业农村局和镇上的技术人员经常到田间指导我们正确的落谷的技术。虽然落谷用时、用工很大,但是产量要比直接种植的亩产高300斤左右。”市老龙河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英杰笑着说。
老龙河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流转了6000多亩耕地开展稻麦种植,是河失镇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合作社成立初期,针对成员农业技术薄弱、品种单一、产出效益较低等问题,镇农技人员引导合作社学习新技术、引入新品种。通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诱捕器,降低田间农药用量,有效防治病虫害,绿色产品种植比例达80%以上。在前期引种试种成功的基础上,农技人员积极引导合作社成员和农户种植优质强筋小麦“镇麦15”和水稻“5055”“南粳46”等优质品种,种植方法推广到周边6个乡镇,种植面积达18万多亩。至目前,合作社年均生产优质水稻3000多吨、小麦1900多吨,亩均增收200多元。
“我们实行网格化管理。按照服务清单,农业干部分组、包片区,全程跟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新品种推广等技术服务,实现种植区域技术服务全覆盖。”河失镇农业农村局农技员王翔介绍。
以农民为中心、把田间当课堂,农技人员在播种、移栽、管理和收获等环节,直接到现场授课和示范,实现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指导直接到人的农技服务机制。近年来,我市从外地和本地选聘专业人员,担任“包村联户”农技指导员,负责设施农业的技术推广服务。引导种植户大力种植前景好、效益高的蔬菜水果品种,推行标准化适用技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增加蔬菜种植品种。水蜜桃、翠梨、豇豆、上海青等,一年四季,各类蔬菜水果不间断种植、轮茬上市。通过“包村联户”,我市逐步建立起技术服务工作考评机制,激励农技人员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成效,辐射带领更多农户、新农人学用新技术。
打通“农技”入村到田“最后一米”。今年以来,我市安排154名技术指导员,指导示范户770户,每名农技人员联系示范户数不少于5户,全年计划上门指导服务10次以上。至目前,已累计开展集中培训22场次,实地指导150多次,覆盖社区130多个,组织开展小麦化学除草10多万亩次,农作物防治病虫20多万亩次。农业技术服务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高素质农民聚焦,示范带动辐射作用不断提高。
“我们共组建了17支农技服务团队,紧紧围绕粮油作物及特色重点产业,让他们沉下去,为农户开小灶,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手段等,开展政策宣传、农业技术培训,及时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一线难题,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力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