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助餐点是我们家门口的大食堂,让我们老人晚年尽享幸福‘食’光,有了这样的食堂,解决了一日三餐吃饭的大难题”。家住涟水县涟城街道东门社区王老太逢人便夸“政府为我们办了一件可感可及的好事实事”。王老太这番深有感触而又朴实无华的话语,说出了该县5个社区老年助餐点上千名老人的心声。如今,社区老年人有了满满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一、多层调研,办老年助餐点实事。老人的一日三餐吃饭难,到底有多难、难在哪?还从王老太的事说起,王老太今年85岁,年老体弱,儿女均在外地上班,独居生活的王老太不愁钱、不愁穿,就愁做饭,期盼家门口能有适合老年人吃饭的地方,省心、省事、省钱、省烦人,像王老太这样买菜难、做饭难的老人,在我县还有很多。为帮助老年人解决吃饭难问题,积极打造“舒心助餐”“安老淮上”省市养老服务助餐品牌,县民政局将社区老年助餐点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实事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座谈会,共商举措,共拟方案,广泛征求镇街、社区干部、居民和老年人对老年助餐点需求和意见,率先在一些人口集中、条件较好、群众需求较旺的社区开办一批老年人助餐点。自去年8月份以来,涟城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东门社区、保滩街道周集村等老年助餐点陆续投入运营,已为千名老人提供就餐服务,受到老年人一致好评。为解决老年人助餐点资金不足、场所紧缺、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我县积极探索“嵌入式”助餐模式,优先选择本地有资质、有爱心、有实力、供餐条件较好的连锁餐饮企业,作为助餐点运营主体。民政部门指导帮助助餐点进行适老化改造、给予运营补贴,社区在房屋租金、志愿服务以及企业设置老年人专用就餐区域等方式,共同促进助餐服务高效、健康运营。
二、多维服务,亮老年助餐点实招。近年来,我县为顺应人口老龄化的新形势,满足老年人的新期盼,高站位引领,高起点规划,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等相辅相成的“1+5+N”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老年助餐点的建立,成为我县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助餐点采取市场化运营,不仅为社区老人提供优惠助餐服务,同时也向社会人群提供就餐服务。针对老年人用餐的不同需求,助餐点实行灵活助餐,一是助餐形式多元化,根据老人需求,老人可采取到助餐点堂食或集中送餐至社区,百岁老人通过提前一天预约,再由社区志愿者送餐上门。二是助餐内容多样化,根据就餐人数和需求,餐食采取套餐、点餐相结合的方式,人数较多的助餐点,每餐可选低油、低盐、低糖的健康菜品超二十种,丰富了老年人用餐选择,保障了老年人的健康。三是助餐场所应用多样化,为充分发挥助餐场所服务功能,助餐点在非助餐间,为老人提供活动空间,滨河社区助餐点除提供助餐服务外,还为老人提供棋牌、观影、中医按摩和运动器材等服务,拓展了助餐点的服务功能。
三、多点发力,求老年助餐点实效。县民政局不断完善助餐服务机制,规范助餐点建设标准,制定运营补贴、优惠折扣等政策,对运营满一年助餐点,根据助餐人数和频次等标准,给予一定的运营资金补贴;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统一优惠标准,60周岁以上老人打8折,80周岁以上老人打7折,特困供养、低保老人打5折,百岁老人免费。充分发挥社区在助餐点运营中的主导作用,由社区为老人制作发放就餐卡,选择助餐服务企业,定期开展绩效评价和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组织网格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宣传参与助餐服务,扩大服务范围。鼓励引导公益慈善组织、爱心企业以慈善捐助等方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涟城街道东门助餐点主动争取苏州银行,每周三晚餐免费为50名社区老人每人发放2个包子。在中秋、重阳、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社区在助餐点组织开展做月饼、包饺子、搓汤圆等节庆活动,营造尊老、敬老、爱老浓厚氛围。
一餐一饭,皆有温度;一点一滴,皆为民生。我县将逐步扩大助餐范围,为更多老人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绘就更新更美的涟水养老服务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