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位于江都区扬州纳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纳米涂覆复合集流体项目现场一派繁忙,工人们正有序进行施工。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12亿元,正式达产后预计形成年产50亿平方米原子沉积铝、原子沉积铜、纳米涂覆集流体产品的产能。项目厂房计划7月底封顶,10月份设备进场,明年一季度竣工交付。
民营企业“勇争先”,民营经济“挑大梁”。昨天召开的市发改委新闻发布会公开了一组数据: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0%以上的生产总值、60%以上的入库税收、70%以上的社会投资、80%以上的创新成果、90%以上的市场主体,“66789”这组数字生动反映了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数据的背后,是广大民营企业在投资发展、科技创新、吸纳就业等方面的火热实践。
看科技创新,全市民营企业不断以“智”求进,向“新”而行。去年,全市民营企业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8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民营企业总数达到425家,占比达86%;全市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99家,总量达2003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90%。
看投资发展,迈安德集团投资10亿元的低碳智能装备制造项目建成投产,今年4月又开工建设科创中心,一期将引进国内外先进检测设备,并自主开发100台(套)多类型小试、中试试验装置,与省内一流创新平台共同打造高品质油脂加工智能化装备创新联合体。当前,该企业油脂装备市场占有率已稳居全球第二,接下来将全力打造创新研发体系,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攀登粮油装备产业新高峰。
看吸纳就业,截至2023年底,全市各类企业用工登记人数85.84万人,其中民营企业用工70.83万,占比达82.51%。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26条政策措施,连续11年实施优化提升营商环境“2号文件”,各地各部门也配套出台40个具体行动方案。市发改委投资处处长张进扬介绍,全市上下不断强化民间投资项目前期服务、困难问题协调和资源要素保障,有效解决19个民资项目开工建设问题,推进326个市级民资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一季度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1%。
服务民营经济,发改条线带头发力。为扎实推动民资重大项目建设,市发改委制定任务清单、进度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每月调度分析项目开工列统和投资建设进展,确保重大项目量质齐增、支撑有力。全市发展改革条线还建立了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机制,今年以来召开企业座谈会37场,调研走访民营企业120家,收集企业问题诉求64条,已解决52条,正在推动解决12条,为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