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形式,构建“三位一体”思政育人新格局,加快培养更多高素质化工医药技术技能人才。
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作为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单位,学校秉承“学生在哪里,党建、思政工作就要开展到哪里”的初心,积极践行“五育”并举育人理念,把“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突出党建领航、思政赋能,管理协同、服务下沉,聚焦党建引领、学生管理、数据分析三大功能,实施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身、美育润心、劳动淬炼五大行动。
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第一标准,全面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促进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引导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师德师风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完善校领导联系思政课教师制度、集体备课制度,依托“青蓝培育工程”健全传帮带机制。
实施思政教育创新工程,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政行校研企”五方联动(政府、行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为基础、三元融合(实体实训设备、虚拟仿真、结构化资源云平台)为支撑、五级递进(双创通识—专创融合—双创项目训练—双创竞赛—入驻孵化)为抓手,探索创新“5+5+3+5”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化工行业具备适应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学校充分利用课堂育人主阵地,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同向发力。通过加强教学管理、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全面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增设党史必修课,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教师教学能力不断增强,荣获河北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等省级奖项8项,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课程思政示范创建活动,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立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门,入选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学校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合作,牵头组建全国化工医药职教集团和河北省化工医药职教集团,与沧州临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国市人民政府、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检邦迪(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园区和400余家单位深度合作,充分发挥“政行校研企”五方联动、“产业链、岗位群、职业能力”三点对接在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产教融合优势。
校馆合作协同育人。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建立校馆合作育人模式,先后与李大钊纪念馆、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合作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红色主题思政研学实践活动,追寻红色历史、撰写调研报告。通过身体力行、沉浸式感受,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立体式”文化赋能。
学创结合协同育人。学校依托创新创业学院,打造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不断加强校内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组织开展“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创业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专业技能大赛等。利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学校智汇众创空间等平台,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需求,做到“双创”教育全覆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升,学校示范引领作用明显。近5年来,获得创新创业类大赛国家奖励5项,省级奖励146项。学校先后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国家级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全国首批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实践基地。
组织与制度保障。学校出台《“三全育人”工作实施办法》,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三全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要求落实到位。每学期组织召开学校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思政教育工作,召开书记、院长现场办公会切实解决问题。“校领导思政课”陆续开讲,进班级、进课堂,不仅提升了课程热度,也传递了思想温度。系统梳理各职能部门、工作岗位育人元素,明确指标任务,每年度做专项总结报告,并将其作为职责要求纳入中层干部考核内容,促使全体教职工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自身工作的根本标准。
宣传教育平台保障。积极打造宣传教育平台,丰富教育内容,创新宣教方式,厚植爱党、爱国情感。在校内建成党建文化宣传长廊,重建校史馆,增设宣传栏,将思政教育嵌入校园文化。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利用新媒体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化院微青年”“化院笃行学堂”等新媒体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有效衔接,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升思政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