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加快池塘标准化改造,推动渔业现代化强市建设,我市将统筹推进设施渔业和智慧渔业建设等工作。至2025年底,我市将实现集中连片养殖池塘面积占比达80%。
按照要求,此次渔业现代化建设将按照“整县推进、示范带动、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通过全域规划设计,整体组织实施,统筹推进设施渔业和智慧渔业建设、特色水产产业链构建、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养殖尾水治理等重点工作。至2025年底,实现全市集中连片养殖池塘面积占比达80%、规模以上养殖主体占比达90%,养殖区域设施配套完善,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水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特色水产产业链完整,基本形成渔业现代化发展格局,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建设渔业现代化强省探路并提供支撑。
在建设过程中,各镇、街道将结合区域发展规划、新一轮太湖治理、土地复耕等要求,按照“宜改则改、宜退则退”的原则,对水产养殖池塘实施综合整治。其中,百亩连片池塘和单个主体养殖面积50亩以上池塘,采用“三池两坝”、人工湿地、原位修复、设备处理等模式,进行标准化改造及尾水治理。同时,积极探索工厂化、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促进渔业向集约化、生态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发展,至2025年,全市90%规模以上池塘实现标准化生产,设施渔业产量占全部水产品比例达70%,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此外,加大渔业品牌培育和创建力度,着力打造“宜兴大闸蟹”“宜兴鱻”两个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至2025年实现品牌价值达60亿元。
对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要求,我市还将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促进池塘养殖尾水有效治理。至2025年,产地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5%,养殖尾水达标排放率达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