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适逢徐光启诞辰462周年,4月24日,一场以“向光而行?海派寻源”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在徐家汇书院三楼报告厅举行。徐光启第十三世孙——徐承熙来到现场,引领广大市民游客相聚徐家汇源景区,共同纪念先贤,探寻海派文化发源地。
四条行走线路导览海派之源
作为上海首个都市开放型景区——徐家汇源,拥有可进入历史人文景点15个,百年建筑、百年电影、百年音乐、百年工艺、百年教育、百年气象等“文化名片”在此汇聚,“光”启城市人文未来,使徐家汇源景区成为引领风尚、彰显城市精神和展现海派文化主体性的重要地标。
为了让市民游客更为全面地领略徐家汇地区的人文风光和历史底蕴,徐家汇源景区特别推出了“文定书香”“超胜会通”“万国坤舆”“西学东渐”4条行走线路,并邀请《历史人文之城》主编、上海师范大学李平教授,上海日报城市和建筑历史专栏作家乔争月,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阅览部副主任徐锦华,短视频博主Fu大爷等4位导览嘉宾来到现场,带领市民游客边走、边看、边讲,共同领略海派之源的独特人文魅力。4位导览者的推介妙趣横生,佳句频出,引得现场观众笑声、掌声不断。
一辆修身巴士探究历史“风云”
坐落于徐家汇源景区内的徐家汇观象台旧址,初建于1872年,为中国沿海第一座观象台,又被誉为“远东气象第一台”,150年来从未间断对上海的气象观测。这里记录的每一个重要历史瞬间、每一个发展足迹,都展示了上海近现代气象科学的漫长历程。
徐家汇观象台成立之初主要从事气象和地磁的研究工作,后来陆续发展了天文、地震等多学科的研究。后因地理环境等影响,1900年后,天文研究、地磁观测项目先后迁至佘山等地,徐家汇观象台、佘山天文台和菉葭浜验磁台三台并立,其中徐家汇观象台为总台,成为兼顾基础研究和服务的综合性科研机构,研究领域涉及气象、天文、地磁等,这在当时的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是不多见的。
为了让广大市民游客更加直观体会徐家汇百年科技的源起,由徐家汇源景区、上海气象博物馆、上海天文博物馆、上海地震科普馆共同策划、发起的“市民修身巴士”,整合各方资源,推陈出新,将这些点位“串珠成线”,带领大家乘坐这辆独一无二的游览巴士,共同驶入历史的“风云”深处,开启一段闪烁着“科技之光”的寻源之旅。
一场名家讲坛延续“光启精神”
此次纪念活动,特别邀请到复旦大学教授李天纲、作家毛时安、语言专家钱乃荣几位文化学者,以“海派寻源微讲坛”形式,与现场观众一起缅怀思想先驱徐光启的光辉一生。
徐家汇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复旦大学教授李天纲带来《光启精神在延续》主题演讲,向大家透露了最新与徐光启相关的中意文化交流信息。
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毛时安随后带来了讲演《我看徐家汇的巨变》。毛时安数十年来一直置身于上海文学创作和文艺评论最前线,对上海、上海人、上海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演讲不但详细阐述了徐家汇的城市风貌与风格,也分享了他自己的独家城市记忆。
联袂登台的著名语言专家钱乃荣,以及上外贤达数字文旅学院院长潘皓波,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实例,与在场观众分享了“与徐光启相关的上海话语境”,引得台下观众掌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