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八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的召开,为我市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确立了目标,划定了路线。面对“百年未有之大机遇”,我市上下齐心,正以“失去一个机遇,就可能错失一个时代”的紧迫感,抢抓机遇,争先创优,追梦奔跑,奋力争当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急先锋。
围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本报专访我市各部门、各主体以及市民百姓,谈路径、谈举措、谈未来,传递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办公室将以创新的理念、担当的魄力、务实的作风,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聚力全域化统筹服务。细化深化国家《规划纲要》、省《行动方案》赋予嘉兴的重点任务,无缝对接《示范区建设方案》和上海《实施方案》,抢抓上海龙头辐射效应。以主动有为的姿态,与各部门共谋共推,构建全市域、全领域、全方位“一盘棋”格局。
聚力一体化创新突破。抢抓一体化发展契机,探索破解各类行政壁垒、政策瓶颈和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改革创新成果在一体化示范区集中落实以及改革创新经验集成率先在全市域复制推广。
聚力清单化推进落实。围绕“十大抓手”,突出“一区一城一廊三带”建设,紧盯《无差别破难清单》《标志性工程清单》和《年度责任清单》三张清单,发挥“工作例会、清单管理、疑难会商、督察督办、考核评价”等五项工作制度的运行实效,合力推进“三城一地”建设,勇当一体化发展先锋。
紧扣首位战略 聚焦四大方面
市发展改革委将聚焦大平台,构建支撑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全力支持嘉善一体化示范区建设,谋划打造杭州湾北岸战略平台,瞄准“万亩千亿”目标支持21个重大产业平台提档升级。
聚焦中心城市,加速推进城市枢纽打造和品质能级提升。高起点规划建设高铁新城;高标准推进沪嘉城际轨道、通苏嘉甬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提升中心城区品质。
聚焦大项目,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招引一批全局性、引领性、龙头型重大产业项目;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加快推动与中电科等重量级央企、高校的合作落地,打造海外创新“飞地”,加速集聚创新要素。
聚焦营商环境,对标国际提升服务水平。落实《嘉兴市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实施意见》,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建设好“企业服务直通车”平台,努力构建与上海互联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
扛起经信担当,全力打造高能级现代产业体系
全市经信系统将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市委全会精神,践行首位战略,扛起使命担当,全力打造高能级现代产业体系。
根据国家《规划纲要》、省《行动方案》及嘉兴首位战略,我们正在研究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嘉兴高端产业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中德(嘉兴)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意见、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意见等。
从行动路径上来说,我们将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数字经济高地,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优势产业协作,着力打造“一核两新三引领”的产业体系。其中,“一核”是指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两新”是指做大做强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优势产业,“三引领”是指聚焦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氢燃料电池等未来产业。
我们将以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力推进长三角高端产业协同发展,积极融入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为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当好先行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嘉兴交通也迎来全新发展机遇。今年初以来,我市综合交通建设以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统领,围绕“四网一路一空港”的综合交通战略布局,以构建长三角重要城市“半小时高铁圈、一小时通勤圈”为目标,按照“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加快一批和完工一批”的工作安排,积极谋划推进一批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海河联运网、综合枢纽、货运站场、机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下一步,嘉兴交通将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抢抓全省“大通道”建设有利时机,贯彻落实市委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首位战略,从更高层次提升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水平,全力构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以交通领先巩固区位优势、厚植发展优势,为嘉兴建设长三角核心区枢纽型中心城市、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当好先行。
融入长三角,建设开放新格局
市商务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坚定不移践行首位战略,在建设活力开放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彰显商务担当、展现商务作为。
一是以国际化视野和标准,协同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深化品牌产业园区对接合作,支持园区共建模式创新,打造一批高水平、示范性合作共建园区。做精做优一批省级国际产业合作园,实现全覆盖。二是主动承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集聚和溢出效应,打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协同发展区和长三角进口商品集散交易中心。三是主动对接国家自贸区建设,争取将部分重点区域列入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协作区和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四是加快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形成以百亿级项目引领、十亿级项目支撑的高质量外资项目引进和推进体系,加大招大引强力度,继续优化涉外服务体系,完善综合配套,提升营商环境。
扎实举措,推进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
指导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因地制宜、各展所长,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市场准入率先破题。嘉善已联合青浦、吴江开展营业执照“长三角一体化”跨区域通办。嘉善还在全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企业开办服务专区”,实现6大环节“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南湖区与吴江建立首个跨省政务服务异地可办模式,实现政务服务网用户体系和电子签章互认互通,实时远程预审。按照《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要求,服务省局牵头实施的市场主体基础数据库建立、食品安全抽检检测、标准一体化工作,做好配套服务,提供嘉兴样本。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将积极推进医疗器械审评审批长三角一体化,协同推进“长三角放心消费示范区”建设。
以城市服务平台的共享互通推进民生一卡通
嘉兴市民卡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 陈梅青民生一张“卡”是嘉兴市民卡的建设初心。贯彻市委“民生一卡通”的要求,市民卡公司将立足市域一体化服务,拉高定位,实干担当。
嘉兴市民卡已经从实体卡发展到电子卡、手机卡、人脸等各种形态,并且建立了“我的嘉兴”市民服务平台。我们通过统一入口、系统打通、数据交换、内容共享建立了市民卡用户和公共服务、生活服务的有效链接,构建了以“我的嘉兴”APP、市民卡(码、脸)为入口,以内容和技术相结合的“中台”为运营核心,以市民卡和行业服务系统、设备为后台的市域一体化的嘉兴城市服务平台,建立了“一城一人一账户”的一“卡”通和市民大数据的支撑和应用平台。
以城市服务平台的共享互通进一步拓展一“卡”通的服务范畴,融入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市民卡公司将以提升民生获得感和安全感为出发点,以市民卡的智能化和市民服务平台的智慧化、数据化为方向,以市民卡“中台”建设、运营为核心,努力推进“民生一张卡”和“城市服务一个平台”的内容建设和服务延伸。
以项目为抓手,做好一体化大文章
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将坚决贯彻落实首位战略,具体做到四点。
第一,加快规划调整落实。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加快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推进控规及各类专项规划报批,确保项目快速落地。
第二,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加快“三横一纵”园区道路、中新智慧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同时启动人才社区、中心湖公园、邻里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
第三,加大产业招引力度。围绕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红外成像探测器、气体传感器等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户。围绕“招大商”“招好商”的目标,积极对接智能传感器行业的龙头企业,力争在重大产业项目招引上有所突破。同时,加快与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的对接,合作建立长三角传感技术发展研究院,推动智能传感产业创新发展。
第四,加大征地迁拆力度。重点围绕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区域开展“拨钉除障”征迁攻坚,确保按计划开工建设。
努力打造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样板区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公司副总经理 林 刚作为沪浙两地首个跨区域合作园区项目,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成立十年来,已经形成了理念“一体化”、运作“一体化”、资源“一体化”的合作特色。
近期,海宁市正在与上海临港集团、漕河泾开发区积极谋划推进新一轮的合作开发,全面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漕河泾海宁分区的下一轮合作能级,旨在以更高级别、更高站位、更大格局加大合作力度、深化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模式,力争把海宁分区打造成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样板区。
我们将进一步提高站位定位、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进一步推进协作共赢,积极承接上海临港集团及漕河泾开发区的先进园区运营理念及服务输出,全方位推动两地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实现高端产业、创新要素、科技资源的互动互补,合作建设漕河泾·海宁双向科创“飞地”,积极寻求新的合作项目,做到两地资源全面开放、无缝对接,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亮点。
打造长三角“幸福圈”提升市民获得感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不仅仅是城市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而且意味着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互通互融。得益于与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地域相接、人文交融的毗邻优势,如今,嘉兴广大市民正享受着民生服务领域一体化合作结出的“硕果”,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进一步增强。
作为广大市民的一员,我也期待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的推动下,嘉兴能加快城际铁路、轻轨建设,更深层次上实现相邻城市之间的“同城化”,让市民出行更便捷畅通。同时,不断深化与周边大城市教育、医疗资源流动和互动,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并且在政务服务上做到“异地通办”“一网通达”,让市民出门办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