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江苏美凤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医药城大动物实验中心”新基地正式开业。
包括医疗器械产业在内的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中国医药城着力构建的“4+2”特色产业体系重点产业之一。据了解,截至目前,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已集聚医疗器械类企业400余家,诊断试剂及高端医疗器械企业数约占全省的13%,二类、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236张。大动物实验公共服务平台的开业,为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带来的战略性、历史性机遇,加快大健康产业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为“健康名城”建设提供强劲支撑。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是我市打造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高地”,泰州医药园区对标国内外一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着力构建“4+2”特色产业体系,致力构建覆盖生物医药产业全生命周期的科创体系,进一步放大专业化服务的核心竞争优势。
令业界关注的是,包括北大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华西海圻药物非临床研究中心(GLP)平台、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P3实验室、科大讯飞医疗人工智能研究院四个重大创新平台在内的科创体系正在加速推进建设。
北大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的启用,进一步缩短了项目临床试验进程。该中心自去年10月正式启用以来,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初显。2023年12月,北大医学-康为世纪前沿技术联合实验室组建;2024年2月,首家1类创新药企业红云生物正式入驻。
疫苗产业是泰州的优势产业,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目前已集聚10家人用疫苗企业、4家动物疫苗企业,拥有各类疫苗产品近50个。其中,已有5家人用疫苗企业获《药品生产许可证》,占江苏省的5/9、全国的1/9,产业集聚度在全国园区中最高。正在建设的P3实验室主要应用于生物安全防护、疾病研究、动物感染实验。目前华东三省一市疾控中心均建有细胞研究P3实验室,而感染动物P3实验室基本是空白。去年10月,泰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动物P3实验室。项目批复后,预计2026年10月份可完成施工,2029年投入使用。
药物非临床研究是从药物发现到进入人体临床试验的中间环节,是药物研制的关键步骤。华西海圻药物非临床研究中心(GLP)是国内同时获中国、美国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可的8家GLP平台之一,去年7月,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与华西海圻合作共建非临床安全评价中心,补齐了医药创新生态链关键一环,预计该平台将于2026年10月获得GLP资质认证并投入运营。
构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区域智慧医疗服务平台,是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和医生诊疗水平,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医疗健康服务的重要手段。与科大讯飞合作的泰州讯飞医疗人工智能研究院已于去年12月注册完毕,目前本地人员已进驻。
克服递药屏障高端制剂全国重点实验室由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复旦大学共同组建,目前已资助实验室开放课题8个,新布局研发新品种6个。去年,我市在上海、无锡等地布局4家大健康领域离岸创新中心;推动复旦健康科学研究院“中国自然人群示范队列建设研究”重大项目立项,提升“泰州队列”的品牌影响力;与南京医科大学共建泰州医药产业研究院,开启疫苗领域产学研合作新篇章。统计显示,到目前,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与高校院所合作的新型研发机构已增加至10个。
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2023年3月以来,我市紧扣大健康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需求,实施大健康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大力提升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我市还发布《大健康产业创新策源能力工作方案》,实施“六大行动”,重点支持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部门负责人表示,到2025年,力争大健康领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60%,集聚超过300家高新技术企业。
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是重大创新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市鼓励各平台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服务,实现价值升值。疫苗工程中心是全国孵化体量最大、服务链最完善、全省唯一的疫苗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2023年实现业务收入约3500万元,预计今年可突破4200万元,实现运营利润转正。该中心计划通过2至3年的发展,力争实现在北交所上市。中科院大化所中国医药城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围绕药物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研究与技术服务,并开发大健康产品,2023年横纵向课题和大健康产品销售收入1200万元,已实现自负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