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跳出国内标准的“舒适区”和“参照系”,全力向“国际一流”对标看齐!
上午10时,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解读《南京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并答记者问。聚焦企业关切、权益保护、外资外贸和稳定预期,《工作要点》共提出26条举措。这是我市连续出台的第六个优化营商环境文件,其中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新的一年我市将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现场进行了了解。
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提升软实力的过程,也是集聚资源要素、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推动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高阳表示,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着力为经营主体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近日,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实施《南京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具体来看,《工作要点》共提出26条举措,主要覆盖四个方面内容。
我市将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力求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
运用大数据监测评估方式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力度,强化过错责任追究;
规范小型建设工程政府采购管理,禁止设置与项目需求不匹配的资格条件与评审因素,提升招标采购公平度透明度;
推进柔性监管执法,实施“一家企业一次查”和“综研联检”机制,减轻企业负担。
我市将把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贯穿于优化营商环境全过程,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建立和完善人民法院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之间沟通协调机制,解决多头查封、重复查封等问题;
深化“诉仲衔接”机制,建立法院与仲裁机构信息共享制度,规范仲裁财产保全机制;
探索在破产程序中一体解决企业家提供担保问题,化解企业债务链条。
我市将全面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扎实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深入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网购保税进口商品与非保税货物同包同车集拼出区”;
发挥南京国际商事法庭作用,推进江苏(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持续完善“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打造江苏国际数据港,探索数据流通规则机制建设,加快培育服务贸易数字化新动能。
我市将进一步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和政策落实机制,增强政策稳定性、可预期性和实效性。
强化宣传解读,以小切口、多批次的形式发布和推广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应用场景;
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
持续完善“宁企通”惠企综合平台建设,推动更多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据介绍,这是我市连续出台的第六个优化营商环境文件。纵观这6个文件,前面4个主要对标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围绕“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在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和优化企业服务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推动我市连续获评国家营商环境“标杆城市”。2023年以后,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步入新阶段,更加坚持“国际视角”和“地方特色”,以“市委一号文”形式出台《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立足南京科技创新禀赋优势,强调以一流营商环境为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我们主动跳出国内标准的‘舒适区’和‘参照系’,以国际视野强化高点站位,主动对接国际先进评价标准和市场规则,充分吸收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持之以恒强弱项、补短板、促发展,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力向‘国际一流’对标看齐。”高阳表示,为确保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接轨国际标准、符合大政方针、体现创新精神、回应市场关切,该委重点做了三个方面工作——
对标世行评价体系、接轨国际看齐全球全国标杆,紧扣世行B-Ready评估体系十个重点考察领域及数字技术应用、环境可持续发展两个跨领域指标,努力与世行标准和国内标杆比肩看齐。
聚焦市场痛点堵点、靶向发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坚持把“用户思维”理念贯穿工作要点制定全过程,努力使举措“管用、实用”,同时,文字表述力求简易朴实,消除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深化系统集成改革、聚力创新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发挥自贸试验区、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等试点优势,形成更多引领性改革创新成果,为提升城市能级提供更多支撑。
下一步,我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持续深化改革探索,全力为企业减负、松绑、纾困,以一流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动能。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此次新闻发布会前,市发改委对我市去年出台的《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取得成效进行了梳理,晒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成绩单”。
科技体制改革成效显现,高端人才加快聚集,科创金融支撑持续增强,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截至2023年末,“宁创贷”在贷余额达到4256亿元,同比增长22%,惠及企业21.2万户,贷款平均利率3.97%,同比下降52个基点。我市围绕优势产业高端发展、未来新赛道前瞻引领、智造升级数字赋能等七大重点领域统筹发布应用场景1100余个,累计对外发布应用场景超3000个,开放合作需求超8000个。
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升。推行涉企“一件事”全程网办。南京市破产“一件事”线上查询已全面实现,雨花台区娱乐场所“一件事”全程网办已上线运行。持续推行“带方案挂牌+拿地即开工”“弹性年期出让”等个性化土地供应方式,为产业项目落地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推行“桩基先行”改革,全市共174个项目通过桩基工程施工许可先行开工,共58个项目开展了施工图审查提前服务。
具体来看,企业司法保护进一步加强,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商事解纷渠道进一步拓宽,办理破产机制进一步优化。建立营商环境风险预警化解机制,对行政案件中发现行政行为可能损害区域营商环境的,及时研判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措施,累计评估案件150件以上,10件高风险案件经多方沟通后得以化解。出台《关于推进小微企业破产保护的工作方案(试行)》,建立全国首个符合小微企业特点的破产清算、重整、和解全类型破产保护模式。
对外贸易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涉外商事解纷机制进一步完善,区域协同效应进一步凸显。设立全省唯一国际商事仲裁法律服务平台——江苏(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及省内首家中国(江苏)自贸区仲裁院。在江苏政务服务网南京旗舰店开辟“南京都市圈通办”专栏,184个事项实现线上办理,99个事项实现7×24小时自助办理,16个事项可线下代收代办。
惠企政策兑现方式持续优化,政企沟通渠道进一步拓宽。截至2023年底,“宁企通”平台已平台累计汇聚惠企政策4800余条,惠企事项1400余个,600余个事项通过平台实现全流程申报办理,免申即享事项500余个,服务应用110余个,平台企业注册用户超100万。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各牵头部门组织走访服务企业1.5万家次,走访服务规上工业企业1万家次,解决诉求问题2400余个。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法院、市建委、市数据局(市政务办)、市市场监管局还就记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答。经营主体有哪些新需求、经济运行有哪些新堵点,政策措施就在哪里出真招、出实招。我市将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将南京建设成为一座居者安、近者悦、远者来的营商环境标杆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