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人工智能与化工行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万华化学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增太提交了《加快人工智能与化工行业深度融合,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等议案,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首先,多方协同合作,形成国家级化工行业通用数据集。化工行业产品品类复杂,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与化工行业的深度融合高度依赖行业数据集的建设。目前各类基础数据(如物性库)不足、专业文献及实验过程数据量庞大、数据收集整理和标注工作量巨大、行业数据标准缺乏,同时还涉及商业机密和数据安全等问题,难以形成行业通用数据集。
因此,廖增太建议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高校、化工行业协会、数据标准组织,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化工行业数据标准,组织收集化工行业通用基础数据,并进行专业数据标注,形成国家级化工行业通用数据集,为行业基础大模型训练及智能化建设提供数据基础。
其次、提供政策性支持,鼓励人工智能在化工行业典型应用场景先行先试。谷歌DeepMind成功预测出220万种晶体结构;微软MatterGen可根据化学组成、对称性等各种约束条件生成定制化材料结构。AI在材料设计和筛选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必将给材料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廖增太建议国家层面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编制指导性的规划意见,尤其是在化工材料分子发现、分子逆向合成、材料大模型、工业设备故障预警、生产工艺优化等化工制造业场景。鼓励AI技术在化工行业的广泛应用,助力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建立完善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战略和引进政策,强化AI人才体系建设。化工人工智能领域是一个复杂的交叉学科,涉及量子化学、物理、数学、药学、化学、控制、机械工程等多个领域,人才缺乏是当下普遍面临的问题。一方面,缺乏熟练掌握跨学科知识的人才,制约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应用。另一方面,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企业难以留住人工智能高端人才。
廖增太建议在国家层面制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完善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的引进和留用政策,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职业发展空间。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充分考虑人工智能领域的特殊性,对人才成果进行科学公正评价,尊重并保护人才创新权益。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对全球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成为激发经济增长活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廖增太此次带来《加快人工智能与化工行业深度融合,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等议案,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与化工行业的深度融合,也引领了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