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颖的金庸7岁时就能倒背如流许多古诗词;小学生金庸读到清道光年间八国联军入侵的文章时忍不住哭泣,并立志长大后要报效国家……3月6日下午,海宁原创皮影戏《童年的金庸》在金庸先生的母校——袁花镇谈桥中心小学首演,以皮影戏这种古老的戏剧艺术首次向世人展现了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童年时可爱又忧国忧民的一面。
2024年是金庸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为更好地宣扬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爱国精神,去年9月,海宁非遗专家沈民强、海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贺金胡联合海宁皮影艺术团,共同创作皮影戏新剧《童年的金庸》。该剧剧本于11月出炉,后经不断改进,几易其稿,去年12月最终定稿。
整场演出在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主题曲《铁血丹心》中拉开帷幕。《童年的金庸》主要讲述了金庸先生7岁至14岁期间的几件趣事和轶事。包括金庸先生刚上小学时,就以惊人的记忆力背诵多首唐诗而得到老师表扬,展现了他聪慧过人的一面;有一次,小金庸与同学们在路上遇到一个老乞丐,当别人都嫌弃甚至驱赶老乞丐时,小金庸却拿出了全部零花钱,让乞丐买烧饼吃,展现了他对弱者的同情心;1937年,正在上中学的金庸遭遇日寇全面侵华后,跟随当时的嘉兴中学师生南迁浙江省丽水市,展现了他百折不挠求知救国的精神等。
“许多人认识金庸先生,是从他的小说开始的。对金庸先生的了解,也仅限于他在香港的事迹。”沈民强在谈到《童年的金庸》创作初衷时说,通过整理多位作家所写的金庸先生的传记,以及采访整理金庸先生亲戚和儿时的玩伴、老师、同学口述内容,可知金庸先生从小就胸怀浓郁的家国情怀,儿时的经历奠定了他日后成为文坛巨匠的基础。“《童年的金庸》通过再现金庸先生童年时爱学习、爱同学以及骨子里的爱国主义,对当下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很有教育意义。”沈民强说。
金庸先生上小学时的母校为龙山小学,后改名为袁花小学,2023年下半年,袁花小学和谈桥中心小学联合成立海宁市袁花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此次演出得到了谈桥中心小学全校师生的欢迎,演出进入精彩阶段时,后排的学子们纷纷站起来定睛观看,生怕错过细节。“看了皮影戏,我知道了金庸爷爷从小就努力学习、热爱祖国。今后,我也要向他一样更加努力学习。”谈桥中心小学6年级学生姚煜琦看完剧后说。
记者了解到,《童年的金庸》首演后,接下来将在各地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