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养老院,网上就把病看了,然后,药物快递过来;线上开的检查单可以去仁济医院三个院区任何一个院区“兑现”……3月7日下午,浦东新区民政局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共同发布浦东新区“养老院+互联网医院”合作指南(V2.0)版。
互联网医院对于年轻人来说,就是“一部手机就把病看了”——挂号、看诊、开药、快递药物到家。然而,这一套操作对老年人来说却是困难重重。“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模式不仅解决了这一痛点,甚至有了“跨越”:一是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能帮助老年人完成手机操作,通过在养老机构的云诊室还能与医生“面对面”;二是抽血化验等不得不去医院的检查在“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模式中,也能不去医院就完成。
“1.0版,是民政部门深感养老机构入住的老年人看病难,为此找了很多家医院,最后与仁济医院一拍即合;2.0版,是我们合作了两年,在浦东新区20多家养老机构中充分磨合,完全从老年人的实际出发,细化、升级而来。”作为项目负责方之一,新区养老服务和社会福利事务中心主任于明提出:“已经在酝酿的3.0版,是面向社区,将每个养老机构作为服务窗口,居家老年人也可以不去医院就把病看了。”
2022年11月,“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模式在世博家园养老院、浦惠明川养护院等6家先行试点;到2023年底,该模式在浦东28家养老机构运行。昨日,孙桥养老院、长乐养护院等5家养老机构分别与仁济医院签订合作协议,至此,新区“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模式已经推广到全市7个区,签约养老机构增加到44家,覆盖1.5万张养老床位。于明特别指出,其中8700张养老床位在浦东新区,“我们很多创新服务都是在浦东产生的火花。”
仅以看病最常见的抽血化验为例,最初的“堵点”之一——采血管上要贴上仁济医院匹配的条码,这样才能确保转运中不出差错。于是,在2.0版本下,养老机构配置远程条码打印机,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
申江养护院开通了互联网医院云诊室,在运行中院方发现了一个“难题”: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发现心脏病的重要检查,一般需要去医院三次才能完成。有了互联网医院,“省掉了”第一次看医生去医院的时间,但后续的“背设备”、还设备这两次去医院仍然免不了。仁济医院智慧医疗发展处处长王春鸣说:“通过智慧赋能,我们在申江养护院成功试点了第一个动态心电图,做到了老年人一次都不用去医院。动态心电图如今已经推广到多家养护院。”
此外,申江养护院还推出了“加强版”,院长徐雯说:“在互联网医院云诊室的加持下,我们推出了康养短居与医疗绿通两大服务。康养短居专为老年人设计,提供了一个短期的、集专业医疗与康复护理于一体的舒适居住体验。医疗绿通服务覆盖了诊前、诊中、诊后的全过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
最新“加盟”的长乐养护院是周浦唯一的公建养老机构,不仅体量大,入住率也非常高。该院院长顾耀红表示,在上海老龄化、高龄化的今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医”和“养”的密不可分越来越深有体会。“医生的数量是有限的,三甲医院的资源也是有限的,而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是无限的,这种矛盾只有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来解决。”“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模式创新,给未来养老提供了解决之道。
记者了解到,在仁济医院提供的服务中,养老机构需求排名第一的是脑健康项目,即认知障碍早筛。相关专家介绍,该项目基于仁济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已完成的25-75岁正常人群近3万人的常模建设,相关技术已申请专利。其优点在于图片识别,简短有趣,单次测试2分钟即可完成,自动化评分,测评结果客观,便于随访认知变化。同时可联网操作,居家自测或医护人员现场测定均可。在临床上,该系统可用于阿尔兹海默病等疾病引起的认知障碍早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