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宣讲当随时代,做好基层理论宣讲是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关键环节。如何积极探索方式方法,以“乡音”传“党音”,让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记得牢?江桥镇聚焦理论创新,深入实施“理论学习提升工程”,紧紧围绕“谁来讲”“怎么讲”“在哪讲”,以“讲全、讲透、讲实”原则,不断盘活宣讲资源、凝聚宣讲力量、串联“江宣亭”“江宣站”“江宣廊”等户外学习阵地,让基层理论宣讲从盆景变风景,从风景变风尚。
聚焦“谁来讲”
广泛挖掘宣讲力量,完善梯队化建设
“由政府搭台,让理论功底深厚、实践丰富的专业人员引领,结合镇情,对应基层所想、群众所惑、百姓所盼,发挥各个宣讲群体的作用,让宣讲聚人气、冒热气。”江桥镇理论宣讲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江桥镇在夯实基层宣讲队伍上下足“绣花功”,深挖百姓宣讲团队储蓄力量,建立镇级、基层、特色三级全民宣讲队伍,以“请进来、沉下去”相结合的方式,持续优化宣讲人员结构,增强队伍的专业性、多元性及融合性。
依托梅源百姓宣讲团、“HONG”领讲师团等镇级宣讲队伍,特邀区、镇两级党校教师和宣讲员,通过开办培训、内部举荐、比赛等方式,以基层为单位,选拔宣讲人员,吸纳先进典型、道德模范、校园思政小主播等多方宣讲力量,成立“虹”星讲师团、“红领巾少儿宣讲”等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注重人员类别的多元化和年龄结构的梯队化建设,由人员的“生生不息”转化为学习教育的“声生不息”,将特色鲜明的专题党课送到街头巷尾。
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青年心坎里”,江桥镇联合两新企业着力打造“Youth Voice”平台,鼓励年轻人充分利用宣讲平台,围绕职场发展、企业创新、社会变革等热点话题,组织路演,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让青年宣传青年、青年带动青年、青年影响青年,使理论宣讲精准发力、取得实效。
有了多元宣讲队伍的加持,在江桥,理论宣讲不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可以是一场互动交流、一次实地调研,甚至一台赢得满堂彩的演出。据了解,借助“北虹新空间”网格游学项目,江桥镇开展“行走的党课”,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用脚步紧贴北虹桥乘势而上的发展脉搏,共同见证宜业宜居宜游的美好画卷。
来自增建村的工作人员陈伟表示,在行走中,“沉浸式”感受城市能级提升和蝶变跃迁,加深了自己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将立足自身岗位,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身基层工作。
聚焦“怎么讲”
巧推“理论+”套餐,精准服务群众
如何将“文件语”变为“家常话”,让群众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氛围中,听懂党的好声音,牢记党的好政策?以此为切入点,江桥镇用心用情用力打磨“理论+文艺”“理论+故事”等宣讲菜单。
快板节目、沪剧小戏、评弹与评话展演……得益于随赞文化团、霞慧文化团等本土艺术团队的支持,叠加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吴新伯团队等市级资源优势,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艺宣讲节目在江桥遍地开花。文化宣讲大篷车顺利驶进全镇各村居,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出来、唱出来、演出来。“这样的宣讲形式很生动,我们坐得住、听得进。”市民金女士表示。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理论学习质效,江桥镇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理论宣讲,将大讲堂与微课程相结合,顺势推出《踔厉奋发新时代勇毅前行向未来》等精品党课。另创作和集采了一批宣讲视频,由“江宣‘Hong’声”学习专栏展播,涵盖《搪瓷路上的传与承——生命中的红色》《非公企业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等分类微课,进一步传播正能量、新思想,营造理论学习和传播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江桥镇把理论宣讲的队伍延伸至全镇各个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两新组织等,针对不同群体,广泛开展“红色送学”“送课上门”等主题活动,确保实地宣讲全覆盖,推动宣讲“六进”落地落实。2023年全年,总计开展线下宣讲近700场,受众约2.1万人次。
聚焦“在哪讲”
串珠成链,拓展“家门口”宣讲阵地
“群众在哪里,课堂就办到哪里,学习就跟到哪里。”江桥依托镇文体中心、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各类文化场馆、57个村(居)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开设“HONG心闪闪微课堂”,打造“HONG·学空间”线下理论学习加油站,巧妙拓展百姓家门口的宣传阵地,让理论知识触手可及。
通过“上海江桥”微信公众号,江桥开设了“云课堂”栏目和“互联网+”移动云课堂,进一步扩大理论宣讲辐射面。
除了将“云上”宣讲开展得有声有色,线下,江桥镇充分利用万达商圈的“HONG新·驿站”、融立方慧创党群服务点、园区咖啡馆等人员聚集、适合开展理论宣讲的户外微阵地,倾力打造“江宣亭”“江宣站”“江宣廊”,定期确定相应的学习主题,以传统佳节为契机,结合猜灯谜、爱国影片配音、学习强国挑战赛等形式,融合党的创新理论,不落“教书式”“口号式”的窠臼,破圈打造理论宣讲的“强磁场”,推动基层理论宣讲有高度、接地气。
江桥镇梅源百姓宣讲团团长吴夏英表示,未来,依托镇域宣讲阵地,以“宣?时代主旋律,讲?百姓关心事”为宗旨,不断提升理论观点的精准性、宣讲形式的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