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蚌埠 > 文字新闻
徐梅村:垃圾分类收出“亿元村”
发布时间:2019-07-12  来源:蚌埠市人民政府  发布开发区:安徽蚌埠经济开发区

  怀远县常坟镇徐梅村,这个与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搭界、隔黑河相望的村庄,曾经因收购废纸走上致富道路,被称作“破烂村”。18年前,本报“蚌埠周边行”采访组到徐梅村蹲点采访,刊发了《访“破烂村”》一文,吸引了读者关注。18年后,记者再次踏进这片曾经的“破烂村”,发现这里的垃圾产业已经成为村里的支柱型产业,通过垃圾分类,旺旺集团等大型企业在全国近半的黄板纸由该村收购,每年村民收购废纸的纯利润达1亿元左右,三层高的小洋楼已成了“破烂村”村民的“标配”。“破烂村”已然成了“亿元村”。

  垃圾产业遍布全国 全村一年净赚上亿

  7月10日下午,从怀远县常坟镇政府出发向西行驶,在046县道与235乡道交会处左转南行,十多分钟就到达徐梅村村委会。从踏进徐梅村的那一刻起,一路上,三层高的小洋楼和价值数十万元的小轿车满眼都是,无不彰显着这座村庄的富裕。

  徐梅村的富,已经持续了20多年,村委会所在的徐梅小学就是最好的证明。与大部分村委会独门独栋不同,徐梅村村委会坐落在徐梅小学内。据村党支部书记乔帅介绍,这座三层高的小学是二十多年前由徐梅村村民自发捐建而成。那个年代,作为怀远县的偏远乡村,村民能主动掏出6万元“巨款”为村里建学校,曾引发社会热议。

  徐梅村位于怀远县西南角,全村只有3900多亩地,土地少、位置偏,何以能富裕20多年?原因竟是最不起眼的“垃圾”。

  “我们做废纸30多年了,前两年效益最好的时候,全村垃圾产业一年的纯利润能达到2亿元以上。” 在村委会,记者见到了当年接受过本报采访的徐梅村原党支部书记常先春。今年年初才卸任的他,参与和见证了乡村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变化。一提到徐梅村的垃圾产业,常先春满是骄傲。

  据他介绍,徐梅村总人口约2900人,目前80%左右的村民都从事和垃圾有关的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徐梅村就有村民陆续到外地收购废纸,再运往造纸厂售卖。如今,村里已成立了十多个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建有300多个打包站,产业覆盖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福建、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平均每年收售垃圾的纯利润达1亿元左右。

  从“小打小闹”到声势浩大 垃圾分类成为逆转局面关键

  这些年,常先春除了村党支部书记,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徐梅村的“破烂王”。因为收售黄板纸,他已经在全国十多个城市建设厂房,成立了两家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厂房面积2万多平方米。

  回忆起徐梅村的垃圾产业发展历程,常先春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徐梅村走上收售“垃圾”的道路与村里造纸的传统有关。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造纸需要原材料,村民们纷纷从外地收购废纸盒、书本回村,送到村里的造纸作坊加工。一段时间后,有些村民蹚出了路子,正巧遇上改革开放,就做起了废纸收售的行当。1984年,4位村民从滁州收购废纸后卖到蚌埠造纸厂,通过这一路径,很快盖起了新房。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收售以各类废纸为主的废品,终于在1995年,徐梅村迎来了大规模外出收售废品的高潮。

  “那时候村里一半以上的家庭都出去干这个了,主要集中在南京和周边的一些城市,都是‘小打小闹’。”常先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徐梅村的村民都是骑着三轮车到处上门收购废纸,虽然不能大赚,但也衣食无忧。徐梅村也因此被称为“破烂村”。

  从“破烂村”到“亿元村”的转变来自2007年前后。那时候,受“外废”影响,废纸收购困难。由于徐梅村收售的废纸种类繁多、良莠不齐,且三轮车每次只能拉较少的废纸,数量少、成本高,在市场的骤然变化下,村里外出收废纸的农户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一定影响,甚至有部分经营户血本无归。

  以常先春为代表的徐梅村农户开始尝试把收购的垃圾分类,把“小打小闹”变成了大张旗鼓。2007年,常先春率先根据市场的需求,专门收购黄板纸,并在南京建立了打包站,迈出了转型发展的第一步。

  让常先春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一尝试获得了巨大成功——由于进行了垃圾分类,一些对原材料质量和环保要求较高的大型造纸企业把目光投向了他;由于建立了打包站,原来一次只能拉五六吨的垃圾,在打包后能拉三十多吨,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更满足了大企业需求。

  “原来废纸进不了大型企业,现在与我们合作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上市公司。”常先春说,目前,自己在全国十多个城市建立了打包站,和荣成纸业、永丰余造纸两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旺旺集团在全国一半企业的黄板纸由自己收购。

  同常先春一样,徐梅村的村民这些年纷纷组建起了“黄板纸打包站”或创办“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如今,村里外出收废纸的经商户,有一大半都拥有自己的打包站,全村一天收售的废纸量约2万吨。

  村民纷纷走上富裕之路 主动探寻乡村振兴路径

  垃圾分类成了扭转败局的关键,这启发了不少外出收购废品的村民。近两年,徐梅村外出经商人员,除了收废纸,还有一部分人专门收购废铁、塑料等其他废品,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围绕垃圾收售,徐梅村内部还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近年来,在徐梅村,从收购垃圾到与商场、超市、企业建立联系,再到运输、售卖、加工,整个产业链条均有从业人员,仅大型运输货车,徐梅村就有上百辆。村民间互帮互助、消息互通,即使是没有能力独自经营的,在打包站帮忙每年也是包吃包住十万起步。

  在徐梅村走一走,能够看到这里沃野广阔、土地平整、田埂极少。这是由于村民基本上都外出从事“垃圾”产业,村里的地就空了出来,早早地完成了“一户一块田”改革,少量在村的农民均通过流转成了大户。村组织委员王年勇就是在村耕种的一员,他在村里流转了70亩田地,主要从事糯稻种植,由于土地面积大,全部采用机械耕种,仅靠自己和妻子就能完成每年的耕种任务。

  除了平整的田地,随处可见的三层甚至四层小洋楼也是徐梅村的一道风景。乔帅说,这几年,村里不仅实现了水泥路全覆盖,安装了路灯,还在村内各个角落安装了监控,完成了境内所有生产路、渠的改造工程,清理了大观杨等杂树,并栽植了白蜡、红榉、女贞等优质树苗2万余棵,建成了森林村庄。原来外出从事垃圾经营的农户只有过年才回村,现在即使是一般的节假日,也有村民回来度假休闲,带着子女回家享受田园风光。 在村庄建设的过程中,更有不少村民出钱出力,主动帮忙。

  今年初,徐梅村还成立了乡村振兴理事会,专门联系和组织外出经营者关心支持家乡建设,常先春就是这一理事会的会长。“下一步我们村要着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把更多精力往这上面投入。” 常先春说,自己还特别关注农村养老问题,希望通过理事会建设村贤馆和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让外出经营的村民全部参与其中,争取把“破烂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的典范。

上一条:宿州市成为全国首批5G应用试点城市 将建全省首个5G集中连片商用试点项目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