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被誉为经济的“晴雨表”。当一辆辆货车在码头穿梭如织,当一箱箱货物装上货轮,它们的背后是忙碌的生产线,是海宁经济蓬勃向上的温度。
早上7点,尖山码头就开启一天的忙碌状态。记者走进码头,一台台门座式起重机正在繁忙作业,这一边,一个个装满货物的集装箱被装上货轮,发往全球各地;另一边,随着吊机的有序落下,装载着原材料的集装箱被稳稳装卸至运输车辆上。跟着这辆货车,这些原材料将走进我市各大企业,为各类生产加工做准备。
海宁市通程港口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宇晖介绍,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现场的机械设备都是不间断作业,“虽然临近春节,但是外贸企业还是有很多急单要出货,所以中午工人也是轮流吃饭,确保机械连续作业,物流畅通。”陈宇晖说道。
进入2024年,在尖山码头,这样的繁忙景象已是常态。1月以来,这个码头每天的货物吞吐量达550标箱,比去年同期增长34%。港口繁忙的背后,是众多企业争分夺秒赶订单的火热场景。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年码头的作业船舶艘次、作业量和作业密度都比去年有明显提升。
跟随着其中一辆货车,记者来到了正泰新能,在企业的生产车间里,伴随着机械臂上下摆动,产品不断下线。企业负责人介绍,新的一年,企业积极拥抱海内外市场,订单源源不断,1月以来,已发运光伏组件近2GW,其中海外单占比达四成。“我们在手订单充足,这段时间工人加班加点生产,以保障及时交付。”企业物流经理吴敬杰介绍,进入1月,仓库日均发货约200车,达到了去年同期的两倍。
在尖山码头所在的黄湾镇,记者看到多家企业在订单的催促声中开足马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当前,海宁也正深挖“公转水”“散改集”货运市场,通过拓宽“海河联运朋友圈”、优化集装箱吊装作业流程等举措,吸引海宁、萧山、绍兴等地货物经海宁码头借河出海,有效带动了腹地产业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