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当有凌云志,万里长空竞风流。两会期间,出现了一个个身穿马甲、佩戴红领巾的飒爽少年,他们是成长在新时代阳光下的融媒小记者。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4年主要工作,其中,余姚锚定扛回“四鼎一杯”的目标让小记者们耳目一新、精神一振。他们结合各自的所见所闻,纷纷表达了看法和感受。
“作为余姚人,我很幸福!”来自兰江小学603班的沈晟楠说,“这些年来,‘平安余姚’工作已经深入学校的方方面面:禁毒、反诈、食品安全、青少年权益保护、心理健康……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驾护航。”他深信,余姚不断织密的安全网、持续拧紧的安全阀是捧得“二星平安金鼎”的最大“法宝”。
“从7000年前的河姆渡一路走来的余姚,已经成长为长三角南翼的一座新产业、新科技之城。
期待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能在今年捧回‘科技创新鼎’!”就读于第二实验小学404班的张舒涵兴奋地表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要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努力探寻科学奥秘、积极培养创新思维,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科技人才。”
“天工鼎”是省制造业领域的最高荣誉。来自第一实验小学505班的王浩恺说:“余姚有舜宇集团、江丰电子等一系列专精特新企业,‘天工鼎’志在必得。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也会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踏实前进,努力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我向外地的小伙伴介绍余姚时,一般都以余姚美食开场。杨梅、榨菜、黄鱼面、梁弄大糕、番薯粉丝……这些名字光想想就能让人流口水。”富巷小学502班的刘昕恩迫不及待地为家乡丰饶的物产点赞,“余姚有这么多优秀的农特产品,扛回‘神农鼎’肯定是板上钉钉!”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水利设施建设,防洪排涝能力持续提升。对此,东城小学403班的霍宇成说:“现在的姚江两岸越来越漂亮,水利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做到这一切,当代‘大禹’功不可没,‘大禹杯’今年一定能够花落余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