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岁,花一般的年纪,当年东门居的领导提出让郑敏霞到社区工作,她还不乐意,因为“婆婆妈妈的事太多”,她不想年纪轻轻就成了居委会“大妈”。如今年已六十,郑敏霞却甘愿自称居委会“大妈”。
郑敏霞是玉城街道东门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根针”就通过村、社区这样的小单元来落脚,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为一项项生产发展、惠民便民的举措。
谁家结婚了,谁家孩子征兵选上了,谁家造房子起矛盾了……在社区工作的34年里,郑敏霞每年都要跑上好几趟,好消息她送上门,有矛盾也是她上门调解,参与了各家各户的“人生大事”。在没有办公楼的上世纪八十年代,郑敏霞开的小卖部就是“办事处”,她的自行车就是“公务车”,群众都认着这些标志。
“各种各样的事情也特别多,服务的、老百姓有需求的事,我们都要去做。”郑敏霞说,全社区6000多名居民,她每家每户都去过。
但社区里的有些事,尤其是涉及到传统习俗和老观念的事,让她吃了不少闭门羹。近年来,为了落实禁烧秸秆的工作,郑敏霞每天都要巡山,尤其是去年底,有时候一天要跑好几趟。劝导农户的过程中也不是全程顺利,但她不厌其烦,往往要宣传很多次。
“草灰不能焚烧,会污染环境,你知道的吧,要记住。” 通过长期耐心细致的宣传劝导,东门社区的居民耳根再“硬”,也被她的坚持“泡”软了。“她管得好!”社区居民陈道德称赞道。
“吃过的闭门羹很多,很少有顺顺利利的,这就更需要耐心。”在郑敏霞看来,跟社区居民打交道,最重要的是有信心、有耐心才能做好工作,赢得老百姓的支持。
“这种信心是从我父亲身上学来的。他以前也是一名党员,也当过村党支部书记,我耳濡目染地从中学到了不少。”为群众服务的意识通过父亲的言传身教根植在郑敏霞的人生中。她至今还记得父亲的叮咛“你不好好干就别当,你要干就把它干好,要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和领导的重视”。
渐渐地,社区里的大小事就好像成了郑敏霞家里的事一样。在她眼里,群众的事比一切都重要。
“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信心,一干就干了这么多年,这就是我们的大家庭。”郑敏霞说道。
34年来,郑敏霞把社区当成家,把居民当成兄弟姐妹,她的足迹也遍布辖区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期间,她更是成了一名共产党员。从风华正茂到花甲之年,她在居委会“大妈”的角色上融入了一名党员为民服务的初心和执着,在人生的每一步上都躬身力行党员的责任,成了连任4届(第十三届至第十六届)市党代表的老党员。
不同于年轻时骑着自行车穿街走巷的风风火火,郑敏霞现在日行“2万步”。元旦过后,郑敏霞带着社区干部来到瑶岙山头,为社区困难群众陈姓兄弟带来了好消息。
“300斤白萝卜、300斤包菜,还有300斤红薯,都找好了销路。”听到郑敏霞带来的好消息,菜农陈义顺笑得合不拢嘴。
“没有社区的帮忙,我没法顺利卖掉这么多。社区的干部好,我们东门社区好。”朴素的话语表达着真挚的谢意。陈义顺两兄弟因视力残疾,生活主要依靠销售自家种的包菜、番薯、西瓜等果蔬,而滞销是常会遇到的困难。去年,郑敏霞就多次联系渠道找销路,并借助社区党员和妇联、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力量,通过小学生上门体验农家劳动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摘取、运输果实。眼下,他们刚成熟的包菜,已经有了销路。
从1996年到现在,入党28年来,这样扶危助困的事不计其数。因为出色的服务和管理,郑敏霞先后获得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先进个人、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先进个人、浙江省千名好支书、台州市“十佳网格长”、台州市社区矫正工作“十佳志愿者”等多项荣誉。她以身作则带领家人参与到社区服务中,荣获台州市最美党员家庭。良好的家风在社区里也蔚然成风,整个社区凝心聚力成为一家人。
新的一年,郑敏霞在提升社区服务方面有了新的计划。“我们打算把办公楼一楼改成服务大厅,二楼改成办公区,为了方便年龄大的党员去四楼参加党员活动,我准备加装个电梯,这也方便社区里的老人上下楼。”郑敏霞说,为人民服好务,就得始终装着群众,与时俱进干好社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