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展翅,±800千伏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面投产,金沙江畔的清洁电能经由两条电力高速公路“闪送”江南,万家灯火映照“绿色中国”。
巨轮穿梭,长江流域首艘千吨级纯电动货船“中天电运001”在江苏常州成功试航,绿色岸电助力长江大保护。
山水蓄能,山东省内装机规模最大、胶东地区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文登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电网“安全韧性”“调节柔性”持续增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立足电网功能定位,发挥好电网“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建设能源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在腾格里沙漠腹地,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国家规划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就坐落于此。随着大型风光电基地建成,2023年,宁夏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3600万千瓦,同比增长18.4%。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统筹源网荷储发展,服务大型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消纳利用水平。
沙漠、戈壁、荒漠过去是荒凉与贫瘠的象征,如今正成为新能源发展的沃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明确,到2030年,规划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总装机容量达到4.55亿千瓦。这相当于20座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
建设“沙戈荒”大型风光电基地,必须加快配套电网建设,畅通消纳通道。2023年6月,±800千伏宁夏—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汨罗抽水蓄能电站开工。这两项工程是推动“沙戈荒”基地大规模开发、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示范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将360亿千瓦时电量从宁夏输送到湖南。
集中与分布并举、陆上与海上共进,2023年,公司经营区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2亿千瓦、同比翻番,总装机容量超8亿千瓦。公司发挥特高压工程在电力保供、能源转型中的作用,已累计建成35项特高压工程,2023年投运福州—厦门、驻马店—武汉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金上—湖北、哈密—重庆等特高压直流工程,持续完善各级电网网架,支撑促进大型电源基地集约化开发、远距离外送。
能源动脉纵横神州大地,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3年年底,黑龙江电网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近一半,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指导下,通过高岭、鲁固、银东、雁淮、昭沂等跨区直流通道,将送电范围从东北、华北扩展到华东、西北、西南地区;目前,新能源已成为西北电网主体电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充分发挥跨省跨区互补、互济优势,连续7年实现新能源发电量、利用率和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三提升”。
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大面广的分布式新能源密集上马,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新的挑战。“超级充电宝”抽水蓄能电站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把钥匙。
2023年11月25日,西北地区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组投产发电,“电力丝路”接上了“稳定器”;12月7日,西南地区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组投产发电,实现西南电网调节性电源新突破;12月15日,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的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东北地区电力系统更加安全灵活。2023年,公司共投产17台抽水蓄能机组,总装机容量515万千瓦,为电网构建起安全经济、运行灵活的“蓄电池”,有力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
电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公司争当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推动者、先行者、引领者,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绿色底色。
寒冬时节,坝上草原北风劲吹。冀北地区处于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前沿,是观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典型样本。2023年,冀北电网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5086万千瓦,占比达75.8%,新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51%。依托世界规模最大的集风电、光伏发电、储能及智能输电工程“四位一体”的新能源示范工程——国家风光储输试验示范工程、张北柔直工程等一批示范项目,张家口的清洁电源源不断地送向远方。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深入,能源电力行业更多技术领域进入“无人区”。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迫在眉睫。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能源电力原创技术策源地,广泛凝聚科技创新合力,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创办国内首本专题报道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创新进展的期刊《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转化;出版发行国内外首部基础理论研究著作《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准确把握和洞察能源电力发展趋势;参与投资建设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进一步提升我国海上风电设备的研究与试验验证能力……从理论研究到实验验证,公司担负起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使命责任,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能源转型发展需要,统筹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更好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电网是能源转换利用和输送配置的枢纽,提高电网数字化水平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现实需要。虚拟电厂是一种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利用数字化技术汇聚分布式光伏、充电桩、空调负荷等可调节资源,以柔性手段平滑用电供需曲线,实现电网削峰填谷。2023年8月,苏州零碳智慧虚拟电厂上线运行。苏州供电公司推进新型电力负控管理系统应用,挖掘可调资源潜力,实现源网荷储多向互动。
从坝上草原到东南沿海,从大型新能源基地到用户侧海量资源,公司以电网为基础平台,增强电力系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着力提升新能源友好并网水平、用户侧资源灵活互动能力、电网智能互联能力,服务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023年12月27日,在湖北宜昌秭归港,重庆冠达世纪绿洲号游轮缓缓驶出港口。停靠期间,绿色电能支撑游轮运转。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建成三峡坝区全国岸电示范实验区,实现长江湖北段主要港口岸电全覆盖,2023年累计提供岸电123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09%,相当于替代燃油3085吨,减少各类气体排放9095吨。
“岸边装个‘充电宝’,船到码头扫一扫”已成为长江沿岸的新风景。在长江经济带、京杭大运河以及东部沿海等区域,公司推进“两纵一横”岸电工程建设,港口岸电、全电港口、全电船舶等典型示范先后建成,港口码头降碳减污效果显著。
从水上到陆地,从城市到农村,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出行渐成风尚。2023年,公司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公共充电桩布局建设,深入实施调查摸底和政府对接行动、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行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引领行动、供电优质服务行动、车联网平台服务提升行动、新技术新模式创新示范行动等六项行动,有力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推进乡村振兴。
公司以数字技术为电网赋能,在电力系统广泛应用“大云物移智链”等现代数字技术,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目前,公司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云平台,累计接入新能源场站超过500万座,为新能源规划建设、交易结算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建成并运营全球覆盖范围最广的智慧车联网平台,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公司聚焦工业、交通、建筑和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稳妥有序、因地制宜推动电能替代,实施“供电+能效服务”,持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
平台赋能,碳排放量实时捕捉。2023年6月5日,公司牵头承建的全国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高质量通过验收。该平台基于电力大数据和“电-碳计算模型”,实现全国及分地区、分行业月度碳排放计算、监测、分析,助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
数据导航,能效服务精准触达。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服务省会合肥建设国家低碳试点城市,聚焦六大重点领域实施能效管理,为全社会提供“一站式”综合能源服务。截至2023年年底,安徽全省累计签约能源托管重点用能客户30家,“量身定制”的用能方案为企业科学减排提供依据。
绿色引领,链上企业转型升级。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成立双碳运营管理分公司,依托能源大数据中心等平台数据资源,开展电工装备碳足迹核算,强化绿色评价和绿色采购导向作用,推动绿电绿证交易,引导绿色消费,推动电工装备绿色升级。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绿色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公司争作生态环境保护的表率,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引导全社会节约用能、高效用能、绿色用能,让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