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日前召开的“4286”产业载体建设和重点项目推进比学赶超工作推进会上,开发区亮出了一张靓丽的 “众创空间”蓝图:众创空间超400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100余万平方米,集聚了大批新兴产业及海内外人才;正在建设或即将开工项目15个,建筑面积超320万平方米。全力打造科创第一高地,已然成为开发区新一轮产业建设发展的新目标。
15个项目拓展创新空间
在位于建设二路南侧、金鸡路东侧的工地上,机器发出轰隆隆声响。这里就是杭州湾信息港六期(南区块)建设工地。项目占地32亩,总投资7.36亿元,今年3月开工,截至6月底,地下室已完成建设,预计明年6月全面完工。
杭州湾信息港,萧山创新创业的高地,从2014年开门迎客,5年多时间,在3.04平方公里土地上,书写了萧山新兴经济发展华丽篇章,目前已集聚1500余家新兴企业,近两万名海内外创业者,今年1—5月已实现财政税收9.39亿元,为萧山经济发展注入了无限动力。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杭州湾信息港六期及七期建设将再拓展70万平方米。
在已有成熟模式基础上,通过再造众创空间,承接创新溢出效应,杭州湾信息港外拓的发展路径,已成为开发区谋划未来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在15个正在建设或即将开工项目中,机器人小镇配套空间、钱湾智谷、萧山科技城创业谷、湾区数字公园、农业生物技术园、浙江长三角医药国际合作产业园等均是如此,通过物理空间外拓,将原有优势进行扩大,从而再造经济新优势。
一个个众创空间,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构建起项目成长与发展的“热带雨林”,助力企业从种子孵化成参天大树。
放大创新集聚效应
新增320万平方米创新平台,这意味着,有320万平方米空地或者旧厂房得到有效利用。开发区搭建众创空间,打造科创第一高地的背后,也给出了新时代“以亩产论英雄”的响亮回答。
当前,萧山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一方面要加快引进新兴产业,另一方面也要让创新企业有“入驻”空间。近年来,开发区大力推进存量厂房收储,通过实施“退二进三”,实现土地高质量高效益利用。
今年4月,开发区将原先松研科技3万余平方米的旧厂房交给湾区孵化器。湾区孵化器邀请美国STUDIO QI 建筑事务所,拟通过半年时间改造,打造一个全新的湾区数字公园,实现旧厂房“华丽转身”。
“湾区孵化器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引来了知衣科技、我汇科技、小象科技、小橙智学等29个数字经济领域的优质创新创业项目,我们有理由相信,湾区能通过孵化与招引,进一步提升该地块的利用效率。”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
通过这种方式,让土地“长”出更多“税收”,这仅是一个方面。开发区意识到,搭建众创空间的另一个意义,能够产生“葡萄串”效应,实现“引进一个带动一串”,从而实现产业上下游集聚。比如,杭州湾信息中的中国智慧健康谷,依托“独角兽”微医集团的强大影响力,已引进27家医疗创新领域上下游企业,构筑起一个产业集群。放大创新集聚效应,正成为众创空间新时代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