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借鉴,交往交流交融程度不断加深。在南通市崇川区幸福街道,因为交通便捷、产业兴旺,聚集了从商、谋业的各族群众。在村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外来就业创业的少数民族同胞克服了语言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互嵌式”的融合发展景象。
幸福街道现有壮族、苗族、维吾尔族等常住少数民族同胞共计53人。幸福街道统战委员陈晔介绍:“每个少数民族来到幸福创业、生活,我们都会让社区协助他们解决在当地工作和生活的一些事务,形成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互嵌式融居社区环境。”
2017年,维吾尔族人韩乙布拉带着妻子来到南通市崇川区,在这里开了一家兰州拉面馆,开始了自己的“幸福”生活。韩乙布拉说,能在这里生活,离不开社区的热情帮助。2022年韩乙布拉夫妻的第三个孩子从新疆随父母来到南通,由于习俗、户口等问题,入学的相关手续难以办成,他们找到了幸福街道管园村,在村社区的协调帮助下,最终孩子顺利办理了入学手续。
为帮助少数民族同胞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幸福街道管园村大力实施文化、经济、社会、心理“四个嵌入”工程,通过建立“少数民族之家”,开展各类活动,以活动把辖区内各族群众团结起来,促进各民族交流交融。
“通过社区建立的各类平台,我们能够很好地融入新的环境,大家相处得很融洽。”壮族媳妇吴群退休后,参加了村里的老年门球队,经常和村里的老人一起活动。“以前只能每天在家看电视,现在我们能够融入社区这个大家庭,自愿参加志愿服务,为社区做点贡献,我很有归属感。”吴群开心地说道。
“你的血压有点偏高了,日后要注意饮食清淡,注意作息规律。”近日,幸福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志愿者们正在给少数民族同胞阿比达做健康义诊,提出诊疗建议,普及健康知识,积极向村民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幸福街道管园村村干部在走访小区时了解到侗族女孩小黄,刚刚大学毕业,还未找到工作。村里主动为她牵线搭桥,提供职业指导、求职登记、岗位推荐等就业服务,顺利帮助小黄进入了园区的一家公司就业。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近年来,幸福街道以“社会力量促交流、基层党建带融合、社区治理优服务”等举措,在主动创新、担当作为中开辟民族团结新途径,让少数民族同胞在通实现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同发展进步,在“互嵌”融合中共同画好民族团结进步发展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