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岁月和迢迢千里的远隔,从未遮断我的乡思……” 这是茅盾先生在《可爱的故乡》中书写的思念。
思念的力量贯穿古今,更何况是区区百年。百年来,家乡对这位“可爱的故乡人”的思念也从未遮断。在“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周”期间,我们一起念茅盾、忆茅盾、读茅盾,最合时宜不过了。
11月19日,《茅盾传》新书首发式在茅盾先生母校乌镇植材小学举行,茅盾后人、文学爱好者、母校师生汇聚一堂,以寄托对这位文学巨匠的缅怀、敬仰之情。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桐乡市副市长施如玉等出席活动。
从2020年到2021年,近两年时间,四十余万文字,三十余幅珍贵照片……这本《茅盾传》引人读懂一代文学巨匠的“为人生” 与“不尽才”。
全书通过对茅盾家族的史料挖掘、茅盾在商务印书馆的史实记录、茅盾的革命活动与艰辛付出等诸多方面内容,写尽了茅盾的艰难经历和巨大贡献,延展开一位清晰且立体的人物形象。书中还原了茅盾向儿子韦韬口述设立茅盾文学奖的真实场景,展现了茅盾胸怀大义、心系文学的崇高精神。
“写完《茅盾传》最后一个字,忽然发现,时间过得真快……研究茅盾至今已经有四十多年了,一些年轻时养成的老习惯也没有改变,看到一点有关茅盾的史料文字,就搜集起来。”作为资深的茅盾研究学者,作者钟桂松将自己对茅盾的感情娓娓道来。
严格意义上讲,这是钟桂松笔下的2.0版《茅盾传》。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便开始研究茅盾的他,1996年就出版过《茅盾传》。近20多年来,随着史料的披露和新发现,越“走近”茅盾,钟桂松越觉得茅盾一生中的艰难经历和伟大贡献写不尽,希望能创作出一部不同于自己以往写过的茅盾传记。
细节史料的填充,如同骨骼与血肉,将一位立体丰盈的人物形象支棱了起来。在《茅盾传》中,茅盾不仅仅是大师、文学巨匠,也有凡人的性情和苦闷。
“这部作品为读者呈现了更为丰满、更为立体的人物形象,这是一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茅盾形象,我想这正是这部《茅盾传》的价值所在,也是读者希望看到的,喜欢看到的。”茅盾长孙沈韦宁也来到了首发式现场,在他看来,这本《茅盾传》资料丰富,展现了爷爷茅盾在作家之外身鲜为人知的一面,以及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动细节,《茅盾传》对于茅盾研究领域具有典范性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茅盾传》首发式,既是缅怀和致敬茅盾先生,也是向茅盾文学奖“回家”的献礼。如今,根据其遗愿设立的“茅盾文学奖”已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