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梁平搭乘“数字快车”,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数据价值化为基础,数字化治理为保障,数字新基建为支撑,聚焦现代农业与成果应用,着力绘就乡村振兴“智慧画卷”。
位于金带街道的重庆数谷农场便是梁平区以数字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生动实践。眼下,进入11月的梁平气温渐低,但重庆数谷农场的植物灯光工场里,平均温度仍稳定在25℃,小白菜、生菜等叶菜类蔬菜悠然地享受“日光浴”,静静生长。
重庆数谷农场副总经理王辰新一边查看蔬菜长势,一边向记者介绍,植物灯光工场是24小时恒温控湿,生长光源是植物生长补光灯,它会根据植物生长每个时期不同的需要,自动调节光照时间、强度。
在另一边的荷兰·番茄工场里,遮阳网、控温机、轴流风机有序运转,在数字化设施设备的“加持”下,400余亩地仅需两三名工人进行日常管护。“得益于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的运用,番茄幼苗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能通过传感器进行检测,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可自动适时输送营养液,实现了番茄种植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王辰新自豪地说,这也是梁平区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运用于农业的一个亮眼表现。
数字科技赋能现代农业不止于此。在重庆数谷农场旁,占地不足8000平方米的梁平鱼菜共生数字工厂,却可年产绿色蔬菜50吨、加州鲈鱼180吨。工厂内,用循环水养殖,水质传感器精准监测预警、自动投饵、自动捕捞分级,补水、投饲、供氧、温控、粪污处理等各环节全程智能化,实现了节约土地、水资源和肥料的“三节约”目标,让梁平现代农业发展更具生机活力。
梁平鱼菜共生数字工厂总工程师王玉海告诉记者,工厂目前有4个养殖单元,24个鱼池。拿一个鱼池举例,养殖密度每立方米50到60公斤,养殖量是传统养鱼的10倍,仅一个鱼池产的加州鲈鱼预计市场价可达20余万元。
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给传统农业带来深刻变革,梁平积极融入数字重庆建设新浪潮,搭建“三农”应用支撑数据库——梁平区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提高农业农村数据流通、使用效率;建设“天空地一体化农业观测网络”,提高对农业资源要素、生产过程、生产环境的感知诊断能力;智能监测和远程视频监控水稻、蔬菜、柚子、水产养殖、农业机械化等农业重点产业的实时生产环境,智慧农业成效初显。
“梁平将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举措,让手机变‘新农具’,数据变‘新农资’,直播变‘新农活’,推动梁平农业乘‘数’而上,‘慧’就农业新图景,打造科技强农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示范样板。”区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主任伍元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