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具有护佑人民健康的独特优势,正迎来振兴发展的广阔前景。今年以来,市卫生健康委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加快项目落地、提升服务能力、建强中医药专科、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力,推深做实中医药发展各项重点工作,全市中医药发展态势稳中有进、稳中见效。
认真落实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计划。全市中医药发展工作已纳入国民经济规划、政府考核和财政预算。市中医医院正在加快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建设进程,完成“省级中医医疗中心”建设任务,顺利通过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等级复审。
积极推进中医药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充分利用新媒体、公益广告、中医药专家科普巡讲和义诊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医药政策法规和中医药文化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打造中医药健康特色品牌。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穴位贴敷服务技术应用管理工作,对全市拟开展“三伏贴”技术的医疗机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人员达300余人,同时组织专家对全市65家医疗机构报送的150余个拟定方进行论证。
着力促进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成立市中医药学会,推进全市中医药改革工作深入开展,为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整体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持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培训和省级中医药继续医学教育。目前,全市建有1个全国基层名中医工作室,3个省级名中医工作室(含在建1个),4个省级基层名中医工作室(含在建1个);深入挖掘民间中医药人才,累计26人通过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通过自荐、推荐、走访等途径,遴选民间名中医16人。把中医药专科建设作为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重点,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针灸科),省级重点中医专(病)科8个,省级优势专科2个、特色专科3个。加快融入长三角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市中医医院获批设立“长三角曾庆琪名中医工作室”,市、县两家公立中医医院已与长三角医疗机构合作开设名医工作室、组建医联体和专科联盟等共10个。
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县中医医院完成“两专科一中心”建设,依托市、县中医医院在全市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全面推广“银针行动”和“十病十方”;全市45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立了中医馆,并配备中医师,均能够开展10类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均能够开展6类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完善基层信息平台和网络建设,全市45家中医馆已经全部接入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的医共体内信息互通和管理信息共享。
人民要幸福,健康是基础。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认真做好重点目标任务统筹调度,为建设“健康淮北”贡献更多中医力量。